鳴鐘,這個自鳴鐘就是掛鐘,這個甭說在乾隆中期,就是在解放前,誰家裡面有一個自鳴鐘,那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財產,聽了自鳴鐘響了幾下以後,只見小丫頭們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周瑞家的和平兒忙起身,急忙走了,一個“亂”,兩個“忙”,就寫出王熙鳳的權勢和威風,誰都不敢有一點差錯。所以這時候王熙鳳還沒有露面,她手下人馬之多,權力之大,威嚴之重已經充分顯示出來了。然後,總算引見了劉姥姥,王熙鳳吃完飯了,王熙鳳問她有沒有吃飯,然後下令傳飯,最後又給她二十兩銀子。你看二十兩銀子王熙鳳找了個什麼說法,多高明,你看看這個地方二十兩零一吊,這一吊是我給的,那二十兩銀子是太太給丫頭們做衣服的,我還沒來得及給她們做衣服呢!你先拿去吧,你看她多會做人,多會說話。所以前面冷子興說萬個男人也不及的,周瑞家的說她少說有一萬個心眼子,都具體化、形象化、藝術化了,這王熙鳳實在太能說話。
到這兒為止,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來,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較,就是劉姥姥進榮國府,她不是從前門進去的。她從前門到角門到後門,從後門進去以後先到周瑞家的。然後在那兒說了會兒話,周瑞家的讓她在道廳等著,這時候開始接近了,最後從道廳進入了賈璉的那個院子,大院子裡面有好幾個小院子,進了賈璉的院子,她是從前門到後門,經過僕人家的這麼進去的。她見到的人物,首先見到的是各種各樣的僕人,然後是見到的周瑞家的,再見到王熙鳳的貼身丫頭平兒,最後見到了王熙鳳。也就是說,她越來越接近賈府的榮國府的權力中心,實際掌權者,但是她一進榮國府,最重要的見到的人物還是就是到王熙鳳為止了。
那麼二進榮國府寫得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有了一進這個經驗以後,有了這一層關係以後,二進榮國府曹雪芹就直接寫劉姥姥見到了王熙鳳,而且很快就見到了賈母。因為賈母正好想找個上歲數的老太太說說話,這樣的話整個前面已經寫過的就不寫了,不重複了,這很高明。而且還有一點一進榮國府只寫了一回,只佔了一回的篇幅,二進榮國府,佔了三回半,所以二進榮國府是劉姥姥跟賈府關係的最重要的部分,那麼我們這個題目叫《穿針引線劉姥姥》,這個穿針引線的基本任務,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裡面,表現得就更加充分了。二進榮國府,有四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透過劉姥姥的眼光和活動寫出大觀園之大、之豪華、之美麗。那麼這個大觀園的規模這麼大,你怎麼才能把它的各個景點它的美麗豪華介紹出來,主要是透過兩個活動,一個就是17、18回賈政帶著賈寶玉和一幫卿客去驗收。驗收的時候呢,到了好幾個景點,那麼十七十八回一方面是介紹大觀園;另一方面,為了表現賈寶玉的才華。可是如果十七、十八回,把大觀園都介紹了,大家就會覺得比較單調,而且那時候大觀園沒有住人,所以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它和賈政驗收的時候,參觀大觀園有幾個很大的不同。
一個就是什麼呢?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的時候,大觀園的所有院子都已經住了人了,因此它就不是一般的觀景,這當中還有很多跟大觀園內少爺小姐們,那些少奶奶們的活動和交流。第二呢,劉姥姥這次二進大觀園,她還到了好幾個賈政當時沒有去過的地方,這樣就把大觀園呢,更加全面地介紹出來了。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關鍵的是由於賈母想找個上歲數的老太太說說話,一起玩玩。所以,就留她在這兒住,留她在這兒玩,幾次宴請在參觀的過程當中,又是坐船又是行酒令,所以這個活動內容就非常豐富。從而把大觀園的豪華美麗表現得非常充分。而且,她看景物的角度和賈政驗收,從賈政眼裡看,從寶玉眼裡看不一樣了。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從劉姥姥的眼光裡看出來的,比如就拿瀟湘館來講,進入瀟湘館以後因為地上有青苔,琥珀特別提醒劉姥姥,地滑,您老人家走的時候小心別摔著,結果劉姥姥還是摔著了,摔一跤,劉姥姥可75歲了,比賈母還大5歲呢。結果別人要去扶她,劉姥姥自個就爬起來了,當然劉姥姥這麼一摔覺得挺可笑的,讀者有時候看到這兒也會樂,看起來好像是個閒筆,其實不是。曹雪芹為什麼要寫劉姥姥摔跤?你想劉姥姥這會兒已經75歲了,若干年後賈府敗落巧姐被賣,劉姥姥已經八十多了,她如果身子骨不硬朗,她能吃盡千辛萬苦,千方百計把巧姐找回來嗎?甭說三百年前的劉姥姥,二百五十年最少,是不是,擱到現在八十多歲老太太,身子骨那麼硬朗也不好找。所以曹雪芹筆下寫劉姥姥摔跤,摔得有道理,摔得有伏筆,後頭有作用,這是第一個作用。
第二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