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這樣的植被茂密區域就畫大量的。
這樣一來基本上任何地形,撼天奴都可以用沈農規定的構圖元素給畫出來了,倒也讓沈農能更好做辨認。
“這食人部落還真是個危害,我黃丘部落輸水工程體系區域記憶體在著這種部落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隱患,等第二區的問題搞好之後,必須得讓人過去把這個部落給剷除了才行。”沈農看著獸皮圖說道。
“另外,赤還說到了這個部落的族人們是坐著黑狼追上他們的,也就是說這個食人部落和我之前在斷巖山裡見到的那些樹懶一樣,他們都有了要發展坐騎的意識,這倒是給我也提了個醒,坐騎很重要啊。”
對於生活在開闊地方的人,比如祖地在平原上的部落來說,他們的族人想要外出一次都得走上很遠的路程,出行非常不便,而這時候如果能有頭適合乘坐的坐騎用以代步,那無疑會方便很多。
而因為黃丘部落是處於在森林當中的原因,這裡樹木密集,灌叢繁多,人自己用腳走路都不怎麼方便了,就更不用說再帶一頭坐騎,所以黃丘部落的族人們一直都沒有過要飼養坐騎的念頭。
現在是如此,但以後就不一定了,黃丘部落的未來規模肯定是要發展出這片原始森林的,到時候這片森林和白澤都會成為黃丘的後花園,而黃丘部落就得開始面對起森林之外的那些開闊緩平的地貌。
為了日後的方便,坐騎必須得有。
【255】喜遷新居(下)
在泥鱔奴隸們的全力以赴之下,又過了**天的時間,第二區的四面圍牆終於是都被豎立好了,這也意味著第二區正式形成。
而用以給那四個散部一共七十七位族人住的木屋也是早已落成,坐落在第二區當中。
這些木屋與黃丘族人們居住的那種不一樣,黃丘族人們住的是一家一戶一木屋,而沈農因為不知道那四個散部是什麼情況,所以就沒有對第二區也採用這種家戶木屋制度,用的是群居型木屋。
何為群居型木屋?
其實就是建一間佔地很大的木屋,然後在裡面把內部格局分割成一個個的小房間,到時候散部的人可以直接選擇任意一個房間居住。
這種小房間的面積非常小,也就四個平方,雖然不能用來做太多的事情,但給一男一女共同居住還是可以做到的。
一個群居型木屋裡一共有二十五的小房間,像這樣的群居型木屋,黃丘族人們一共做了三大間,足夠給那四個散部的族人們居住了。
“第二區終於建成了,哈哈哈。”沈農興奮的在第二區裡走動,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玩了一個頁遊建城遊戲一段時間,終於是熬到了可以開分城的資格。
“派人去通知那四個散部遷過來了嗎?”沈農回頭對跟在自己身後的啄骨問道。
“酋長和赤、虯止、蚩他們已經過去了。”啄骨點頭說道。
“很好。”沈農點點頭,如今第二區裡三大間木屋坐落於最中央區域,而在四周就是以後給他們用來開墾和農耕的土地,是他們食物的來源。
當然了,現在這些土地上還殘留著很多被鋸到根部的樹樁,這些都需要留到等那些散部的人來後,讓他們自己負責清理。
老實說沈農設立這種依附在黃丘部落祖地四周的區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產業分流安置。
何為產業分流安置?
目前在黃丘部落祖地內,既有少量農田,又有小型果園、牛欄、刑場、白骨祭壇。
把這麼多的東西全部都放在一個地方,不得不說這實在是太擁擠了,雖然很全能,但是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大型產業。
比如說農田,一兩塊田地肯定沒有辦法種太多的農作物,目前黃丘部落里人數還少,所以不需要用到太多的食物,但如果以後人數越來越多了呢?
隨著人數越來越多,這一兩塊田地以後肯定就無法再派上用場了,頂多只能供幾十人的溫飽,人數再多就無能為力。
這種情況也同理於果園和牛欄牧場,所以沈農便打算把這些產業分流到其他區裡,交給住在那個區裡的人來負責打理。
這樣既能減輕黃丘部落自己的負擔,又能把這個產業給發展的更大。
而農場,就是沈農要交代給第二區的產業。
當然目前的第二區格局也不是固定的,等以後情況穩定下來,沈農會選擇再建設出一個專門用來農耕的第三區,到時第二區就專門用來作為給散部族人居住的區域。
總之良好的生活環境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