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提挈自己的上官,現在地個在自己之下,李林甫毫無矜持自得的神情。反倒是一副謙恭有禮的樣子。
李林甫深知,自己雖然貴為宰相。但擇是靠著李巖的功勞上位,論能力才幹還能辦事,論文采風度,比別人差多了,因此他小心翼翼,世人的譭譽,朝中的輿論他都放在心上。他知道,一旦有人在皇帝面前說自己壞話,便有可能丟官。特別是那些地位特殊的皇親國戚,他們的話很有分量,切不可掉以輕心。
要想往席宰相中書令的位置努力,周圍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出於這樣的考慮,李林甫處世小心謹慎,儘量與人為善,始終保持著親切和藹的形象,
大唐吏部掌管官吏的選授、勳封、考課等。最高長官是吏部尚書。正三品。下設左右侍郎,四品。為尚書之副職。吏部下屬,分掌文官階級祿賜、封爵、勳級、考課的“四司”便由左右侍郎分別主掌。
吏部的事兒不是施恩於人。就是的罪人的活,李林甫如履薄冰,這會兒緩了心神,正瞧著院子裡那株楓樹,已經開始泛紅了,那是李巖當年移植的,睹物思人,微微有些走神。
府裡的武管家拿著份拜帖。急急忙忙跑過來。
看武管家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肯定來人來頭不李林甫收攝心神。微笑著迎上去,就這一位。他也得罪不起,那是宮裡武惠妃的人。
“寧王”派人來到府上,帶來了他的親筆信。”武管家將拜帖遞了上去。
寧王李憲,當今皇帝的兄長。因為辭讓太子之個給當今皇帝。皇帝與他友愛至深,尤為信重。每年寧王李憲過生日,皇帝必駕臨其府第。一同宴樂歡愉。若有四方前來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