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呀呀的小唱的意境。
治政理民的本事不差,善解音律,李林甫真是一個妙人。
滿園的美人兒嬌媸百態,神情天真。扛著花鋤葬花吟詩的,臨溪撫琴,宛轉淺唱的,鬥雙6,畫花鳥,才情各異。李隆基如走進了奼紫嫣紅的春天花園一般,一雙眼睛那裡能看得過來。
也有美人兒望了過來,李隆基一代雄主,英姿不減當年,舉手投足自然有一股氣勢,能吸引一些秋水明眸的關注。
李隆基眼前一亮,臨近院子的小樓處,顯眼的位置擺放著一具羯鼓。
幾步上了小樓,李隆基取下黃檀鼓槌,欣喜地望著羯鼓,兩面蒙皮,上好公羊皮做的鼓皮,山桑木圍成漆桶形狀,腰部細,下面用床架承放。
我這馬屁算拍到了點子上,李林甫熾熱崇敬的眼神望向小樓,他想起宮中樂師李龜年善擊羯鼓,曾言,有一次,皇帝問他打斷了多少根鼓杖,李龜年說,臣已打折了五十隻鼓杖。皇帝哈哈笑道,你不算特殊,我已經打折了三立櫃了。
皇帝李隆基與李林甫的視線相遇,會心一笑,手上兩隻鼓槌猛地敲擊起來,一陣急雨般的鼓聲傳來,頭如山峰一樣穩定不動,鼓聲急促激烈、響亮清遠,如馬蹄聲一般,正是皇帝所作的那《秋風高》,凌空敲擊,鼓聲傳得很遠,一時滿園騷然側目,那位撫琴的美人兒滿臉驚訝,帝都之中,還有這樣一位羯鼓高手,以前竟然聞所未聞!
面露微笑,李林甫心中明白得緊,自己父子媚聖意,固皇寵,就在這在水一方,園中一石一木,規矩佈置,全是李巖的精心設計,他一介少年,就明白溫柔鄉即是英雄冢的道理。
任你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會在榴花裙下磨掉英雄氣。
下一次,在水一方就弄個雪蓮花之夜,將青藏擄來的吐蕃少女獻給皇帝,滿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