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點頭的。
實際過程,也沒有想象中的複雜,不是唐帝非要要求王策,王策也不曾抗拒。
外人認為王策和北唐合作,北唐人固執認為是迴歸。無謂糾纏這口頭上的差別,仔細來說,其實是合作,也是迴歸。
王策是顧博的兒子。這就是迴歸。
王策需要北唐的高階武力,用以自保,並抗衡滿懷殺意的大律和神恩會。這就是合作。
從決意返回北唐的那一天,王策就知曉,他一定會上戰場,甚至一定是南方戰場。
不說王策和顧博的血脈關係,這一層是沒人知道的。至少在表面來看,北唐諸公都眼巴巴的指望他的戰靈軍。
憑顧博和王策的血脈關係,南方大統帥的職務,非王策莫屬。以顧博的心機,這個控制一半北唐軍的職務,也八成信不過外人。
沒外人猜想的種種,純粹就是半年多前,王策去鬼界前,唐帝隨口說:“西策府和南衙就交給你吧。”王策答應了。
有父子關係,有互相的互補需求。
王策和顧博的關係,一下子就進入了親密無間的黃金時期。
王策有沒有把顧博當成老爹,那就見仁見智了。
……
前來履任的路上,王策就翻閱了南方戰區的人事,以及戰事的相關卷宗。
其實,不必查閱,王策也知道大概。當今九洲,最為矚目的,不是大律的軍事行動,那太勢如破竹了,只有少數加以拼命抵抗,其他國家也就稍微抵抗就降了。
大宣和上榮的戰爭,基本來到尾聲,眼看就是以上榮慘敗,大宣大傷元氣而收場。
上溫的戰爭,也就是發生在中洲的戰爭,太遠了,沒人會太關心。
東洲和北洲,乃是九洲毫無疑問的世界中心。東洲的戰爭,是唯一有懸念的,也是較為複雜的。
王策是標準的空降兵,不過,凡是跨戰區聯合作戰,大統帥往往都是軍機院空降下來。這是大律的創舉,也成了各大強國的傳統。
前任大統帥,比較倒黴,唐帝用作戰不利以及四皇子之死借題發飆,只好回去養老準備退休了。
實際上,十二年前那一批軍機院大佬,基本退休了。
今天這一批,則是被各種名義和理由,從軍中實權派,逐一清理下來的。一部分無能的貪腐的,直接被革職下獄,剩下一部分有一定能力的,問題不大的,才被請入了軍機院。
從北唐對西梁的戰事開始,唐帝就很深沉,也極有耐心的,逐一拔出掉軍中的無能之輩。
北唐百年鮮有大規模戰事,四十年來一次都沒有。軍事將領缺乏實戰,也老了,被迫引退也是實際需求。
因此,也因唐帝的威望漸是不可阻擋,今天的軍機院話語權並不大。王策來之前,唐帝就拍胸脯保證,給他獨斷之權,不必理會軍機院。
坦白說,一腳踢開相當總參謀部,制定國家軍事戰略的軍機院,其實並不妥當。
有沒有唐帝的保證,王策說真心的,他還真不在乎。就算軍機院大佬親自下來,他照樣不給面子,他王策跋扈,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名聲。
王策不在乎,不等於他的部下不在乎。唐帝的保證,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王策擔任南方大統帥,是早就商議好的。西策府在他之前,提前南下參戰,也就是出於這個目的。
甭管燕自愁等人怎麼看他王策,西北路,乃至今天的西策府,就是王策的陣營。從名字來看,腦殘人士也能看出,這西策府就是給他王策專門設立的。
西策府大軍南下後,沒有直奔前線,而是在江淮府等候王策,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因為西策府是新近升格的,來不及填充二十萬的編制,暫時只有十萬人馬。不過,沒人敢輕視這十萬人馬。
從西北路取代西北府開始,就是唐帝親自下令抽調八府精兵猛將加入西北路。這十萬大軍,堪稱北唐最精銳的軍隊。
王策在江淮府逗留的幾天,也就是主要在召見西策府的將領,熟悉一下自己的部將。
數日後,王策率西策府十萬將士開拔,前往前線!
……
“顏鼎,這人不錯。多有一些兒不亢不卑的氣質。”
大軍開拔後,王策回頭看了一眼,讚許。
海棠姑娘啐他一下:“那還用說,人家可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將軍。”王策鬱悶,為啥要含沙射影呢。
顏鼎,又是一個草根將軍。乃是鐵匠之子,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