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和顧博翻臉,北唐會有多少人站在我這邊?
魯克和皮小心等人,那就不必多說了,王策一點也不會懷疑好友和嫡系部下的立場。
但,他必須承認,如果真和顧博反目,那就基本是高階武力的較量。皮小心等好友和王大年等老部下,就是控制了兩衙和北唐軍,也很難發揮太大作用。
王策撇嘴,我說,難怪顧博會這麼慷慨的愛屋及烏,拼命升遷他王策的嫡系人馬。
靠他王策的嫡系,來彌補顧博人手不足的劣勢,透過他王策的嫡系在北唐的開枝散葉,來全方位的控制北唐。又不怕王策動員嫡系反噬,好事統統都被顧博佔光了。
坦白說,王策就是反噬,皮小心和魯克他們這幫嫡系根本就夠不著顧博。
顧博的小黑手繼續在幕後撥弄。
王策淺淺的發出一個無聲冷笑。一次次的暗算,利用他王策,真當他是傻的啊!
……
唐帝出京,巡視天下的訊息,混雜在各種訊息中,並不惹眼。甚至還不如上陽軍中的一個流言來得吸引人。
很難說是從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誕生的某一個流言,正在以飛一樣的速度傳播在上陽軍中。
說是一個流言,其實是兩個,只不過互相有一定的關聯,都是和之前那一戰有關。
第一個流言是說“上陽軍是故意犧牲僕從軍,把僕從軍當成炮灰”。
這個流言是真是假,那就見仁見智了。僕從軍的地位,沒有本土軍高是一定的,總不能奢求比本土軍更高的地位吧?當事人也不會太較真。
說是在戰事吃緊的時候,被迫選擇犧牲的時候,選擇犧牲僕從軍,這沒話說。可說故意把僕從軍當成炮灰,故意犧牲,那就很是荒誕了。
僕從軍不是強迫來的,不是二等公民。只要和僕從軍處好關係,時機來的時候,融入本土軍,所在的佔領地,就能成為兵源地。
北策府是和平吞下趙國和郎國的,若不是北策府兵源地太少,選了直接募入北策軍,趙國和郎國的原本部分軍隊也就相當北策府的僕從軍了。
這個流言,其實很不靠譜。
反而是第二個流言,讓很多人相信,並且感到困擾。
“傅希文是故意不去救援,坐視那三十萬大軍被包圍”。
這個流言的可靠程度其實很高。凡是有一定軍事素養的將領,能判斷這個說法,八成是真的。
當時的戰場態勢,如果全力救援,分分鐘就會把整個上陽軍拖下泥潭。作為大統帥,為了保全二百萬大軍,放棄三十萬,真的不算什麼。
越簡單的謠言,就越致命,越無法分辨。北衙細作放的謠言,顯然深得精髓。
短短几天,這流言很快自動發展,演變出很多旁枝末節。
被包圍的兩路大軍分別是兩名老將在主持。傅希文的年紀雖然不小,卻是代表上陽軍中新興勢力,於是就誕生了傅希文剪除老將勢力的相關耀眼。
凡是暗中流傳著,無不言之鑿鑿的說傅希文是剪除老將勢力。
要命的是,大會戰前,傅希文字不太滿意這兩名老將做這兩個精銳軍團的督帥,這是眾所周知的。
兩名老將慘遭包圍之後,灰頭土臉的被武帝搶救回來。傅希文沒有太過怪罪,可這兩位督帥老將,卻是自覺顏面無光,自動引咎,轉入後勤系統。
前前後後的所有,似乎一點一滴的印證這個流言的真實性。
傅希文就是長了一百張嘴,也分辨不過來。實際上,他就是這麼想,就是這麼打算的,犧牲三十萬,保全二百萬,這是任何一個大統帥都會做的選擇題。
他沒法辯白,他不會主動去說自己是這麼幹的,但也不可能扯謊說自己不是這麼幹的。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北唐軍攻勢不緊不慢,傅希文吃虧後也不敢大意。他知曉這個流言的時候,流言已經傳播開了。
是北衙!傅希文怔住,一霎就知曉流言來源了。他不屑,也無心去辯白,淡淡道:“不必理會。”一頓,他笑笑:“既然有流言了,那就再多一些。”
不妨更亂一點,混淆真假。軍機參謀會意。
傅希文目光溫潤,平靜的拿出反擊:“來而不往非禮也,王策出招了,我也要還他一招。他統轄北唐四分之三的兵力,北唐皇帝不一定相信他。”
“從這一點,你們盡情發揮就是了。”
軍機參謀心領神會,給人添麻煩,這種事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