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
過了聚仙橋,迎面是圓柱形的巨大石壁,足有二十多米高,新聞燈的光柱勉強可以延伸到柱頂,給人以一柱擎天的感覺。
沿柱形的石壁左右潛行,兩邊都是黑黝黝的洞口。探洞的隊伍走到了丫字形的叉口上了。李鐵柱老總便向書記和市長請示道:“先向哪邊進?這聖賢洞奇在洞中套洞,走不好要迷路。”
喬峻嶺書記發現石柱壁上有白粉筆畫過的箭頭方向,就說:“按古戲臺上的規矩是出將入相。就先從左邊進吧,這邊有標記,像是早先探洞人留下的路標。”
李總指揮著礦工們提著礦燈從左邊洞口前行,佈線安燈去了。這當兒,柳聞鶯點了一下範大源的肩頭,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尖聲驚叫:“石牆上有壁畫!”
暫息了的新聞燈復又放亮。大家循著柳聞鶯所指的石壁上望去,果然是一副碩大無比的天然壁畫。崇山峻嶺間,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騰躍,時而俯衝谷底,時而又躍上峰巔。在高山大川的谷底,是閃著鱗光巨流入海的壯闊圖景,而在巨浪峰湧的彼岸,正有一輪紅日噴薄而出。
“好一幅江山多嬌壯豪情的天工絕筆。”範大源一邊驚歎,一邊連按相機快門,以不同機位和景別拍下了這天公地母的傑作。
等攝像機和照相機都拍夠了,孟工才近前用手去觸控,一邊向大家介紹說:“這叫千年水蝕溶岩壁畫。下面巨浪一樣泛光的岩層,不是石英石就是水晶石。這八聖山一帶石英砂的礦床品位還不低呢。”
魯市長說:“老天保佑吧,真有儲量可觀的石英礦,我們夏河市的化工行業就有了大的發展前景。”
這幅被範大源隨口命名為“江山多嬌壯豪情”的天然壁畫,正好與聚仙橋在一條直線上,佔了中廳位置。沿著柱形的石壁左行,大家一路尋找下來,陸續又發現了“穆王狩獵”、“阪泉之戰”、“昭君出塞”、“火燒戰船”、“虎門銷煙”、“延安寶塔”……幾十幅既有歷史意蘊又有現實意義的溶岩壁畫,如果再認真去尋找加上穿鑿附會,連“百萬雄師過大江”、“百團大戰”甚至“開國大典”都可以找出來,有些當然還要人工再去雕琢和修飾,然而大自然畢竟渾然天成地造就了基本的構圖輪廓。
第三章 河源探險(24)
有了這麼多的景觀發現,探洞的人員情緒都很高漲。只有蓋老漢不知為何悶悶不樂,一雙銳目像追兔的鷹隼,若有所思地在尋找什麼。
喬書記和魯市長更是分外高興,一再囑咐範大源和柳聞鶯說:“抓緊時間把拍下的資料整理一下,要印製宣傳畫冊和製作電視專題片。”
範大源和柳聞鶯的相機也都大顯其能,有景必拍。多虧現在都是數碼相機,要不就不知道要去買多少膠捲。範大源顯然既是技術權威又是藝術總監,大家對他的指派都是言聽計從。範大源說:“僅就石柱壁畫這一景觀來說,人工稍加雕飾,輔以燈光音響,就可以建一個天然的溶岩壁畫中國歷史博物館。”
無論是領導和一般工作人員,大家都是一致贊同說:“範總高見。”
沿著石柱壁畫行走出了一百六十多米,洞天忽然又開闊起來,比從聚仙橋上下來時,似乎又是另一重天了。
聚仙橋上下來時面對的是左右兩個洞口,而現在除了沿石柱平行的一個洞口外,一溜寬暢的石壁上,高、中、低在錯落有致中斧開三個洞口。而隨著峭壁斷巖伸展直上的裂縫更加高深幽遠,望眼難穿。
孟凡教授告訴大家,這叫太行第一大裂隙,是在五億年以前地殼變動太行山隆起岩層斷裂時形成的。大家聽了都不免慨然咋舌,而又嘖嘖連聲。是什麼樣的神力能讓這巨厚的岩層斷裂再像彎鋼筋一樣地隆起呢?這大自然的萬般造化實在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範大源還沉浸在方才拍攝到的一幅幅溶岩壁畫的奇思妙想中,柳聞鶯也堅持要循著柱形的廊洞前行,還想探個究竟,找到更美更傳神的壁畫。於是李總帶領礦工仍舊在前邊探路,佈線安燈。其他人員按部就班,各司其職。“神舟飛天”、“嫦娥奔月”、“萬水千山”、“鄭和航海”……各種款式的溶岩壁畫接連又找到了許多。等到發現亮光大家以為找到溶洞出口的時候,才突然明白是轉了半天又回到了聚仙橋下口的原處。整整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探洞的人員是在圍著一個巨大的圓柱體轉圈呢。孟凡教授告訴大家說,這個發現溶岩壁畫的圓柱體,在地質構造學上叫陷落柱。在其它地層構造中,比方說煤礦採掘,也偶然會遇到類似現象。
“太有說服力了。”李總也以幹煤礦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