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都跟崇禎皇帝過不去了。
如果連續13個月滴雨不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崇禎十二年六月到十三年七月,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現在的焦作一帶。整個河南省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
崇禎十三年八月,河內(今沁陽、博愛一帶)知縣王漢請來畫家,將本縣災情和饑民狀況畫成十六幅《災傷圖》報奏朝廷,他希望用最為直觀、最有衝擊力的方式,讓朝廷瞭解災情,目的是請求減免繁重的賦稅。
王漢是崇禎十二年六月調任河內知縣的,當時這一帶大旱,沁河斷流,河床乾涸。沒幾天卻暴雨傾盆,數日不停歇,沁河因之暴漲,數百頃田地化為澤國;又過幾天,漫天飛蝗過境,將剩餘的莊稼吃光。當年河內縣就發生了饑荒,王漢派人去外地買了大批糧食賑濟饑民。但厄運剛剛開始,從六月這場暴雨之後,一直到第二年八月王漢請人畫《災傷圖》老天再也沒下過一滴雨。由於旱得太厲害,老百姓沒法種麥子,而蝗蟲卻有了繁殖的良好條件,遍地蝗蝻,“無慮萬頃”王漢在附送的《河內縣災傷圖序》中說,由於秋、夏兩季絕收,“貧民食樹皮盡,至食草根,甚至父子夫妻相食,人皆黃腮腫頰,眼如豬膽,餓死累累”而就在這樣嚴重的災荒面前,朝廷不但不賑濟災民,反而仍要該縣承擔繁重的賦稅。除正常賦稅外,河內一縣額外要負擔的遼餉(與滿清作戰費用)、練餉(與農民起義軍作戰費用)2.42萬多兩,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捐稅,“河內之賦之重未有如今之甚者也!”
在《序》的結尾,王漢說:“念皇上居深宮之中,遠軫民災,謹令繪工畫十六圖,而臣手記其略,冒死進呈。嗟乎嗟乎,圖之所能及者,得而見之;圖之不能及者,不得而見之也……可奈何哉!”
遭受如此嚴重的災荒,一個有良知的知縣仍要苦苦哀求減免賦稅,可見當時的明朝行政機構之冷血和僵死。而在民間,崇禎皇帝早就有了一個雅號——“重徵皇帝”承受如此深重災難的,決不僅河內一縣,而是整個河南。很多地方在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已經連續三年發生蝗旱之災,到十三年,別說窮人,就是小康之家也在死亡的邊緣掙扎。不是沒糧食,而是買不起,“斛谷萬錢”而官府仍逼收苛捐雜稅。於是整個河南“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是歲(崇禎十三年)中原盜起,時大飢,鬥米錢三千,人相食,群盜大起如牛毛”那年李自成進入的,就是這樣一個河南。他從淅川進入南陽,“饑民從自成者數萬”簡直就是烈火遇到大面積的乾柴。
李自成死灰復燃,隊伍迅速壯大,從南陽殺奔洛陽,攻下宜陽、偃師等縣。“饑民從者日眾,土賊一斗谷等皆附之,遠近響應,其勢漸強”這是李自成平生一大轉機,但這不足以幫助他取得那麼巨大的成功。他以前也曾強大過,可災荒一過,官兵進剿,還是被弄得“獨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潰圍”很多史學家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從這一年開始,李自成部隊發生了一種劃時期的改變。如郭沫若所說:“(崇禎)十三年後的李自成與十三年前的不甚相同,與其他‘流寇’首領也大有懸異。”
這種轉變“在各種史籍上認為是由於一位‘杞縣舉人李信’的參加”“有了他的入夥,明末的農民革命運動才走上了正軌”“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從1640年年底開始,河南、湖北各地時常會見到搖著撥浪鼓的小商販,不怎麼賣東西,只喜歡教小孩子唱這樣的“流行歌曲”學會的小孩,能得到糖豆若干,唱得好的,能得到饅頭一個。
於是這些的歌謠迅速流傳開來。那時“比年飢旱,官府復嚴刑厚斂,一聞童謠,鹹望李公子至矣”這些小商販都是李巖派出去的,歌謠也是他寫的。今天,有人稱此舉為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公關廣告之一。它的成功,不僅是由於在傳媒不發達的時代找到了一種有創意的表達方式,更在於有一個極好的訴求主題,在公眾的心目中樹立了闖王的新形象。
“開門迎闖王,閉門拒官軍”明朝的軍隊早已失去了民心,他們比土匪好不到哪兒去。
明朝末年國庫空虛,財政困難,經常拖欠餉銀,很多部隊一兩年不發餉,只能給政策,讓他們自己去“創收”官軍要賣命打仗,卻沒有軍餉,搶劫起來理直氣壯。比如名將左良玉的部隊比強盜還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將人夾住,小火燒之,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搶掠來婦女,公然在大街上姦汙。這樣的官軍,怎麼能得民心?
住在洛陽的福王。此人“性鄙嗇而酷嗜財物”他擁有良田兩萬多頃,儲藏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