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再回到她的童年,回到她曾枯燥的、苦澀的童年,不顧所有的缺失,度過她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時光,這都已不可能了。
如今,如今任何往事都將不再可以,她重複她小時的動作,重複那時的心思,都已顯得陌生遙遠,不可挽回。那些匆匆的時光,如瞬間掙脫牢籠的飛鳥,折斷翅膀,沉重的墜落了。書包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5、她開始去。。。。。。
5、
她開始去回憶。
把往事一點一點去盤剝:某些場景,某些畫面,她曾一度痴迷的記憶。
或她父親亦曾如此的去回憶,無數次的演奏會,他的身子匍匐在鋼琴上,汗水浸透了後背,一場忘情的彈奏正在進行。
他在鋼琴上快速滑動的單手,彷彿極其挑剔的黃蜂,落於綻開的花朵之上,令無數的人,人群,著迷痴戀。
一曲結束,禮堂裡將響起激烈的掌聲。
這時他臉上就顯出陶醉的神情。
她會永遠這樣想:她的父親,他彈得棒極了,無可形容,無可挑剔。
她會同別人一起鼓掌,熱切並喜歡著她的父親,同聽他演奏的所有人一樣,不可剋制的喜歡他。
而一切變故了。只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陳放並不、從未關心過這些。
他是屬於藝術的,對普通人來說,他以此自豪。
而他的女兒,她跟在他的身後,彷彿永遠是一個追隨者,一件附屬品。
越這樣,她似乎更不屬於自己,當她追隨到父親身後,併為此所籠罩時,俗世中榮譽歪曲著她,而她以此為恥。
於是,自那時起,已是二十年後了。
歲月的傷痕開始脫裂,隨即新的傷口開始萌發。
她看到她父親蒼老的面孔,已什麼都不想再聽。
李斯特的曲子,一架百餘年的鋼琴,使她的父親更勝於愛她。
她所渴望的愛,這種愛,不曾完整得到過。雖然她一度痴痴嚮往,但直到最後還是擺脫不了孤獨和寂寞。
現在,她已長大了,成為一個美麗的女人。許多人曾經或一直試圖佔有她,緊緊的追隨她,瘋狂的迷戀她。
他們愛她的面容,愛她的身體,愛她的殘缺。
於是她默默被愛,細心承受,吝嗇的付出。
她對他們說,在她童年時,她也喜歡這樣被愛,現在她已是一個成年的女人了,也將一如既往的喜歡。
她又說,她不管他們對她怎麼看,她所喜愛的東西將永遠不會改變,不管一向都有所缺憾,不管一向又不會盡如人意,更不管那失去了便無法彌補的一切事物。
她又說,她的生活早已定格,任何人也無法改變一點。
最後她就便面無表情,或神情慘淡,有時會轉過頭,不忍讓別人目睹自己的失望。
的確,她自早就習慣了。
既然習慣了,又何苦去自怨自艾呢。
6、小時候。。。。。。
6、
小時候,她父親彈琴的時候,若浮是永遠心生陶醉的——她會看她的父親,滿懷敬畏的看。
她看著他,神情專注,目不斜視。
他纖細手指落在琴鍵上,琴聲遂從他的指尖傳來,並攜帶著龐大的溫柔,波瀾壯闊,令她的心情起伏動盪。
這種起伏使她的心跳,緊隨黑白鍵的起伏,開始加快,活躍,時斷時續。
趨向緊張。
而在這無法形容的琴聲裡,她似要看到了自己靈魂的波動。
她看見它隨著這聲音輕舞,無法擺脫,無法更遠,無法捉摸,並小心奕奕的抵制著那一絲若有若無、極其危險的氣息。
她還是難以抗拒。
這種冒險的,異常的活力,使它們相互絞纏、扭曲、形成死結,它們的存在已教使她對它們甚於對童年時代任何事物的好奇。
然而如今,她的老父親,他指下曾經魔幻般的旋律,已不會再有了。
這使她時時想起一些往日的旋律,那些旋律依舊是充滿引力的。
甚至在這段時間,她獨自坐在這墳墓似的孤城裡,四周是高危的圍牆,圍牆頂上長滿鐵網,天空是同樣的陰暗與慘淡,她已無任何能力做她想做的事情了——這旋律依舊同回憶一起來臨著她。
她想起父親殘損的面容,他若不經風的身體,開始掛記他。
忽然的,在她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