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辦事,由於有劉瑾的支援,焦芳很快便掌握了內閣的大權,其他數位閣臣只得見風使舵,順從焦芳之意。
不久之後,劉瑾又將私黨曹元、劉豐引進內閣,自此內閣大權完全掌握在劉瑾手裡了。
除此之外,劉瑾也派出大批親信進入六部及其他重要部門,操縱控制政務,於是勢力更加龐大。
張永說到這裡,輕輕的嘆了口氣。
金玄白怒道:“張大人,恕在下直言,如果事情真如你所說的那樣,難道皇帝是個呆子不成?怎麼忠奸不分,奸壞不明?”
張永不敢相應,蔣弘武和諸葛明則是臉孔緊繃,一副駭然之色。
朱天壽楞了一下,苦笑道:“賢弟說的不錯,皇帝的確是個呆子!”
他頓了一下道:“依我之見,他不僅是個呆子,並且還是個雙眼受人矇蔽的瞎子,不然怎麼會忠奸不分,好壞不明?”
此言一出,張永那瘦削的臉孔上,浮起一種難以言喻的神情,蔣弘武和諸葛明則更是如遇雷殛一般。
……………………………………………………………………第 三 章
大事底定室內的氣氛凝滯,彷彿空氣都變得沉重起來。
靜默了一會,金玄白緩聲道:“大哥,我言重了,其實皇帝當時年紀太輕,才十五、六歲而已,尚未長大成人,心智皆未成熟,驟然擔此重任,當然無法辨識身邊的人誰好誰壞!故而他的所作所為應該值得原諒……”
他頓了下,道:“所以按照常理來推斷,應該擔負起妄用奸人責任的是皇太后和那些老臣!”
朱天壽眼神一亮,問道:“賢弟,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皇帝縱然有責任,可是應該負起更大責任的還是太后和那些老臣才對。”
金玄白沉聲道:“就如同我們所見到的薛士傑,他頑皮搗蛋,渾然不知天高地厚,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如此青城派掌門的位置驟而落在他的身上,你說會不會出亂子?搞不好三個月內,青城便會遭到滅派之禍了。”
張永、蔣弘武、諸葛明不住點頭,朱天壽更是一副“甚得吾心”的表情。
朱天壽無意義的揮動了一下雙手,上身前傾、道:“賢弟,你講的話真是有道理,請繼續說下去。”
金玄白繼續道:“剛才聽諸葛老哥說起朝廷的架構,比起江湖上的門派來,可要複雜龐大得多了,一個十五歲的孩子驟然擔起如此重擔,沒被他搞垮了,就已經算不簡單了,我們何忍苛責?”
張永瞄了朱天壽一眼,道:“金侯爺,如果皇上能夠親耳聽到你這番論述,心裡一定非常高興……”
金玄白道:“我說的話都是持平之論,並不是讓皇帝開心的,張大人,如果你見到皇上,可以轉告他,我說的這番話,不過我也希望他能速除奸倭,重振朝綱,如此一來天下百姓才能安寧,也就不會有什麼暴民造反的事發生了。”
朱天壽鼓掌笑道:“賢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依我之見,你比朝裡那些什麼大學士要高明多了,那些人自認飽讀詩書,卻全部讀到屁股裡去了,滿口不說人話……”他似是想到什麼,臉色一變,咬牙道:“那些傢伙若是稍有骨氣,又怎會屈服於劉瑾淫威之下,作他的爪牙?”
金玄白見他一臉痛恨的神情,問道:“大哥,想必你吃過那些奸黨大臣的虧?不然怎會對他們如此痛恨?”
朱天壽點頭道:“賢弟說得下錯,我被那些奸臣害慘了,差點連祖上遺留下來的產業都被敗壞殆盡,唉!真是可恨!”
金玄白略一沉,問道:“張大人,你身為錦衣衛的大官,難道不能把那些奸臣逮捕起來,替皇上除去大禍,又可以保全朱大哥的身家性命?”
張永尷尬地笑了笑,搓著手道:“金侯爺,劉瑾的勢力龐大,黨羽又多,我們三番二次的要下手,可是一直不敢妄動……”
他喘了口大氣道:“這件事你可以問蔣大人,他可證明我此言非虛……”
蔣弘武順著他的話,道:“金侯爺,張公說的話不假,我們曾三次派人進入劉瑾府中暗 殺他,結果沒有一次成功。”
張永接著道:“去年冬天,劉瑾對我起了疑心,曾逼我表態,所幸我處置得宜,才末遭到毒手……”
他一想起自己在劉瑾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跪著,不斷髮誓效忠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便覺得心中一陣絞痛,再也說不下去了。
金玄白問道:“蔣兄,你是錦衣衛裡的同知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