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點力。”
“政府肯定是要投入一些的,尤其是在拆遷補償上,少不了。”祁宏益道,“寶山,這點你儘可放心,別人來不好使,但這個專案是你負責的,我為你開一路綠燈,在財政投入上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
“祁書記,只要有法子,我儘量不動縣財政的錢。”潘寶山道,“其實還有個明眼的路子可以集納一筆不小的資金。”
“哦,說來聽聽。”祁宏益道,“你說明眼,我一時還想不出來明在何處。”
“土地復墾。”潘寶山呵呵一笑,“近年來國家隊土地復墾高度重視,推行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復墾的土地最高補助達萬元之多。大陡嶺村現在的住宅佔用面積比較大,當然那是其次,主要是居住狀況特別分散,有的東一家西一家隔得很遠,一共近三百戶人家,卻佔了一千兩百多畝土地。當然了,那一千兩百多畝也不全都是平地,有一部分是嶺地,但換個說法也能算是耕地。”
“呵呵,果然是個路子。”祁宏益笑道,“這個事情確實明眼,而且也好辦,馬上我讓縣國土部門配合工作,把新村建設與土地復墾有效結合起來,搞集約發展,把土地有效利用起來,這不僅能緩解土地供求緊張帶來的壓力,而且還能一定程度上解決新村建設的啟動資金問題,很好!”
“祁書記,有句話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潘寶山猶豫了下,“縣國土局局長宋家正,他跟馮德錦那邊走得比較近。”
“近又怎麼了?”祁宏益臉色一沉,“他宋家正要是敢有半點不樂意的吭聲,我立馬讓他下來!只要我一天在臺上,下面哪一個敢明著跟我對著幹,誰就要倒黴!”
“那也倒是。”潘寶山道,“另外我再透過徐市長的路子,讓市國土局督促一下,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問題肯定沒有,那點你放心就是。”祁宏益道,“哎對了,大陡嶺村能流轉出多少土地復墾?好好算一下,對投入缺口有個數。”
“粗略算了下,能復墾一千畝左右。”潘寶山道,“按足戶來算,建三百戶兩層連體別墅式樓房,用地也就是兩百多畝。”
“喲,這下起碼不就能爭取到一千萬的復墾補助資金嘛。”祁宏益道,“有沒有算過總體投入資金需求量?均攤到老百姓頭上的錢是多少,如果多了,老百姓斷然是不肯輕易服從的,那樣一來事情就棘手了。”
“算過。”潘寶山道,“按照初步打算,一共三百棟房子,滿打滿算需要三千萬。具體來說,每戶的建築面積在一百六十到兩百四十平方不等,到時可以讓農戶根據手裡的錢來選擇房子大小,反正平均起來一戶的建築面積在兩百平方左右。根據現行建築材料市場和人工的價格行情,一平方的造價成本大是五百多元,也就是平均一棟房子需要十萬元成本,再細一點講,小套的七八萬,大套的也就十二三萬。”
“嗯,十萬左右還是能讓老百姓接受的。”祁宏益琢磨了下,“一共要三千萬,土地復墾抵消一千萬,一下就減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一棟房子在成本價十萬的情況下,還可以再減少兩三萬。”
“我的初衷也這麼想。”潘寶山道,“不過新村建設也是個系統工程,花銷的地方不少,如果算得太緊怕是要捉襟見肘,況且老百姓行動有快慢,資金回籠也不會及時,所以還是要謹慎一些。當然,能減則儘量減,畢竟老百姓存點錢不容易,有的人家辛辛苦苦一輩子可能也就攢個幾萬塊。”
“這點我同意,而且很有必要。”祁宏益道,“我也是窮苦農村出身,知道莊戶人土裡刨金的艱辛。”
“祁書記,相關事情我還要做個詳細預算,反正會盡量把成本放到最低。”潘寶山道,“畢竟這個專案不是以盈利為目的。”
“是,搞試點豎典型嘛。”祁宏益道,“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在說服老百姓搬遷上一定要溫和,過激的話容易引起群體**,是大忌。”
“那個有考慮,我相信大部分老百姓是能理解的,而且也支援。”潘寶山道,“到時還要配套一些獎勵措施,對於積極帶頭拆遷的,每戶額外給一千元獎勵,積極入住新房的,每戶再獎勵四千元。”
“嗯,做法是不錯,能充分調動其農民的積極性來。”祁宏益道,“不過得有心理準備,總有那麼一小撮人很頑固,不是那麼容易說通的,熬到最後弄不好還會來個獅子大開口。”
“大開口也沒用,絕對是不能滿足那些要求。”潘寶山道,“否則會傷了大部分農民的積極性。”
“是,我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祁宏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