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用了“我們”一詞,他認為切入的正是時候,所以覺得並不生硬。這同時,他也偷偷注意著潘寶山的反應。
潘寶山聽了並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他皺著眉頭思忖了一下,道:“石秘書長,你的建議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市委這邊是要就迎檢工作開個動員會。”
“好!”石白海腰桿一直,響亮地回答,“什麼時候召開?”
“還有一個星期檢查組就到了,就這兩天吧,具體時間再定。”潘寶山道,“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晚了沒意義,早了就明顯有向姚鋼反擊的跡象,市委這邊不能落下什麼嫌疑。”
“好的潘書記,我馬上就準備相關工作!”石白海領命而去。
就在石白海出門的時候,歐曉翔來了,兩人迎了個照面。不過歐曉翔沒有跟石白海打招呼,而是急著向裡面的潘寶山點頭示意。
“潘書記,您現在忙嗎?”歐曉翔探著脖子小聲問,他在潘寶山面前儘量顯得膽怯,以表示自己的絕對臣服。
“什麼事?”說真話,潘寶山很不喜歡看他那張阿諛逢迎的臉,但是場面上要說得過去。
“一點小事。”歐曉翔點頭哈腰地走進辦公室,回身輕輕帶上門,“潘書記,那姚鋼也太不上路了,擺明了是想跟你作對,向創園迎檢那樣的全市性大會竟然一個人就操辦了,根本就不邀請你!”
“嗯,那事我已經知道了。”潘寶山點頭,故意說道:“好像我聽說他們開的有可能是政府常務會吧。”
“不是!”歐曉翔道,“根本就不是政府常務會,參加會議的不只是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還有各大局的局長呢。”
“嗯,一般來說,政府常務會的參會人員應該是副市長和政府秘書長,不過也可以要求政府組成部門的各大局局長參加,而且還可以邀請其他相關人員列席。”潘寶山緩緩地說道,“所以說單從參會人員上看,並不能說明他們召開的不是政府常務會。”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潘書記,不過我敢肯定,姚鋼的本意就是想向你擺譜子。”歐曉翔道,“這個不是我瞎說,明天看看報紙就知道。”
話還真給歐曉翔給說著了。第二天一早,潘寶山有意看了下《松陽日報》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姚鋼主持的會議報道還真是沒有以政府常務會的形式出現,甚至也沒有以市政府的名義召開,主標題是:我市就創園迎檢發出動員令;副標是:市長姚鋼主持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這一看,潘寶山真的是生氣了,多少打個政府的名義也就算了,或者說他不在家,作為市長的姚鋼也不是不可以發出這種全域性性的號召,可是他分明就坐在辦公室,姚鋼竟然還如此強橫。
潘寶山覺得,他被姚鋼曬得太狠了,面板被烤得都能聞出糊味。也正是因此,他覺得有必要狠狠地壓制姚鋼,時時事事都需要。
當即不多想,潘寶山立馬電話通知石白海,讓他安排次日上午的創園迎檢動員會,參加會議的人員除了市委常委,其他全照著今天報紙上頭版頭條中提到的與會人員通知。
打過電話,潘寶山站起身來踱著步子。現在的辦公室已經換了,闊大明亮。
走了一陣,潘寶山做了個深呼吸,他知道,這次舉動的針對性比較尖銳,是公開性地表明他跟姚鋼的對立立場,因為一看報紙就知道,僅僅時隔一日,就在同一個問題上召開兩次會議。
再三考慮,潘寶山覺得還是有必要對姚鋼採取高壓政策,換個角度看,他並不怕個性張揚突出,既然已經向鬱長豐要了“政策”,就要充分利用起來,只要不是涉及原則性的一些事,都可以高調大膽地去做。而且潘寶山還考慮到,在全省、全國三百多個地級市中,能幹的市委書記多了,容易出政績的地方也多了,想幹點明堂出來,怎麼著也輪不到他自己,也輪不到松陽這個欠發達的地方,所以,適當突破常規,做個有點個性的市委書記,可能出頭的機會要更多一些,否則,方方面面都照顧著,看上去是四平八穩,但對於像他這樣的幹部,實際上也就是卸掉了衝勁。
想到這裡,潘寶山回到辦公桌前坐下,開始準備明天的會議。不過僅僅十分鐘,他就又皺起了眉頭,尋思了下,伸手拿起座機打了個電話給關放鳴,要他過來一下。
關放鳴不敢怠慢,勤快快地跑了過來。
“潘書記,什麼指示?”關放鳴進來就滿臉帶笑地問。
“聊聊《松陽日報》改版的問題。”潘寶山淡淡地笑道,“多少年了,都是那張面孔,是不是也該推陳出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