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
25、永久性結構
七、住房生產與投資 八、住房建築
29、住房生產 33、建築造價
30、住房投資 34、技術比率
31、工業集中 35、建築週期
32、建材進口率
九、居住用地開發 十、法制環境
36、土地開發因子 40、最小建築地塊
37、土地轉換因子 41、可出售土地的比率
38、人均基礎設施開支 42、管制房租的範圍
39、城市密度
43、建築許可的拖延
44、斷絕抵押品贖回權的拖延
同時,該報告建議在世界各國推廣以下個指標:
(1)價格指標:住房價格與收入比,房租與收入比;
(2)數量指標:住房生產、住房投資;
(3)質量指標:人均住房面積等;
(4)需求指標:住房信貸業務;
(5)供給指標:技術比率,人均基礎設施開支;
(6)服務指標:安全飲用水與環境衛生,住戶能源(電氣/燃氣/燃料/可再生能源)。
中國關於住宅產業評價指標的研究起步較晚,主要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根據研究內容的側重點不同,1998年以前的研究突出以住宅生產為主的住宅經濟指標;隨著住房分配體制的改革,居民對住房的需求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1998-2004年住宅產業評價指標研究的側重點轉變為對居住環境質量指標及住宅市場執行指標的統計研究;2005年以後,住宅產業評價指標研究的側重點轉向對住宅經濟、居住質量、環境衛生的全面統計,強調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節能、節地型住宅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調增長數量與質量的統一。
。 想看書來
住房價格評價指標(1)
(1)房地產價格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