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一口一口地把痰吸出來,老人這才轉危為安。他每次都要看看老人屋裡的糧食夠不夠吃,被子暖和不暖和。有好幾次他自己掏出錢來,叫身邊的工作人員給孤寡老人買來米、食鹽、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家裡人知道他在西藏生活艱苦,就經常託人捎來乾菜以及一些營養品,但他都將這些送給敬老院中的老人,自己卻經常過著榨菜泡飯、開水泡饅頭的生活。
孔繁森曾經不止一次說他對不起遠在千里之外的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對不起自己的妻子、兒女。對他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忠孝不能兩全”。但是,他把對父母的敬和愛寄託在了對阿里人的關懷上。正如他所說:“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了西藏高原,他的親人為他自豪,他是人民的孝子,國家的忠臣。
。。
不可不諫諍—諫諍章第十五(1)
經文釋譯
曾子曰:“若夫①慈愛、恭敬、安親②、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④!是何③言與!”
【註釋】
①若夫:發語詞。
②安親:父母親安心接受兒女的孝養。即《孝治章》所謂“生則親安之”。
③命:教誨,指示。
④與:語尾助詞,表疑問、感嘆或反問的意思。
【譯文】
曾子問道:“從前講的那些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教訓,我都聽懂了。還有一樁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膽地問:為人子的做到不違背父親的命令,一切聽從父親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為孝子呢?”孔子驚歎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