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任何一款車。不管是高中低檔車都是掛著福特地標誌。一個品牌走到底?還是像美國通用和德國大眾那樣。高階車一個品牌。中高階車一個品牌。實行分品牌策略?”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張嵐清了清嗓子,將後來德國大眾乾的關於帕薩特B5和奧迪A6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說了一遍,說的時候幽默風趣。逗得大家哈哈笑。說完了,大家卻笑不起來,為什麼同樣的一款發動機,同樣地地盤,甚至是同樣的車身設計,卻能夠賣出相差如此之大的價錢?
倒是沒有人懷疑張嵐說的話,確切的說是張宗君和楊芝沒有懷疑張嵐的話,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和小晨曦、艾麗絲串通好了地。
全世界在汽車領域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張宗君哪會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被三個小傢伙給糊弄了?再加上張嵐講的同時。小晨曦和艾麗絲在一便不停的補充兩句,好像地這件事情很熟悉一般,張宗君自然更加不會懷疑。只是在心裡暗自罵著那家外國汽車公司的黑心和那些倒黴的被騙買車者。
作為分品牌策略的最高成就者,美國通用汽車旗下最著名的四大汽車品牌:GMC、雪弗蘭、別克、凱迪拉克,構成了通用汽車的高中低檔三個層次地汽車生產線,而GMC主打的是越野車市場。
雖然誰都知道雪弗蘭和凱迪拉克是出自通用汽車,但誰都會認為雪弗蘭是經濟xìng轎車的代表,而凱迪拉克則是高檔豪華車地代表,但卻沒有人一個人將此混淆,更沒有人對通用汽車形成一個低端汽車製造商的形象。
雄心勃勃的德國大眾汽車,當年在經濟型轎車領域取得了足夠的成功之後。領導高層不滿足於只在百姓大眾的經濟型汽車的領域打轉轉,一心想要進軍高階車市場,結果就因為大眾是經濟型轎車的觀念根深蒂固,推出的豪華車基本上無人問津,即使是其在配置方面絲毫不遜sè於寶馬和賓士,依舊是在市場上愣是被撞的滿頭包,比釋迦牟尼腦袋上地包還要多!最後不得不做出妥協,將自己的一個大圈(大眾)又分出來一個品牌,換上了已經停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四個小圈(奧迪)。又進過了多年的努力,這才算是勉強開啟了高檔車和豪華車市場的大門。
其他汽車品牌類似的例子也不少:例如豐田為了擺脫自己中低階轎車的形象,搞出了一個皇冠。但皇冠前面是個皇冠的標誌,後面依舊是個豐田的標誌,在美國並不怎麼被認同。再後來豐田為了更好地打入北美高階汽車市場,採取了更極端的手段,乾脆搞出了一個凌志,表面上看起來直接就和豐田沒有了一分錢的關係。
甚至就是福特,雖然比較喜歡使用自己的福特品牌。但也並不是一條路走到黑。高階車上,福特不也還是有著林肯這一品牌不是?
當然。一個牌子鬥到底的汽車廠商也不是沒有,賓士和寶馬就是兩個最明顯的例子,如果再細數一下,還可以加上沃爾沃和陸虎,還可以加上法拉利和蘭博基尼,但無一例外,這些汽車品牌無一不是維持著自己的品牌高階車的形象,你什麼時候見過寶馬和賓士推出過價格低於三十萬的車型?
PS:嘿嘿,來了來了,桐桐來向大大們求保底月票了嘿,嗯,看看今天地情況咋樣,如果大大們地支援夠熱烈,桐桐今天就死命爆發,五更!看大大們的意思啦
六月份,桐桐地月票成績史無前例的殺到了第75名,雖然和月票獎勵差得遠,但桐桐知足了,這些都是大大們支援的結果,沒有大大們的支援,桐桐估計還在幾百名之外喝風呢,再次桐桐無以為報,只有謝謝大大們撒,深深的一鞠躬!謝謝大大們,鞠躬!
希望7月份桐桐能保持住這個名詞,當然,可以的話,再稍微前進一點就更好了,大大們不會介意吧,嘿嘿。
最後PS,本PS不算字數
第三四五章 品牌策略討論(下)
搞汽車搞了這麼久,雖然到現在艾麗絲集團還是一輛車也沒有搞出來,但張宗君現在怎麼著也能算是一個汽車業的資深人士,這兩者其中的差別張宗君自然很清楚,琢磨了一下,“現在咱們推出的這款車本來就是要打中高階車市場,我覺得,如果在民眾心中形成了咱們的汽車就是中高階轎車的形象的話,如果以後咱們想要向豪華車市場進軍的話,對公司以後的發展不怎麼有利,所以我覺得,還是走分品牌的策略更加適合我們。”
這是實話,也是現實,畢竟前面有那麼多的人裝了滿頭包的教訓可供借鑑,不一定非要自己也同樣上去撞得比釋迦牟尼腦袋上的包還要多的時候才知道前面是一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