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可美國就沒有意識到,現在的“臺灣問題”是美國政fu造成的……或者說,美國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可他們很樂意在他們的“臺海道路”上走的更遠一些。
從歷史上看,1945年rì本“二戰”戰敗投降後,依據《開羅宣言》和《bo茨坦公告》檔案將臺灣與澎湖列島歸還中國,臺灣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而所謂的“臺灣問題”,其實就是由美國政fu製造出來的。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mé;n以“臺灣地位未定”為由命令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不久美國政fu與臺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退守臺灣的蔣介石與美國互為需要,蔣介石想得到美國的大力支援和援助,好有朝一rì反攻大陸;美國需要利用臺灣這艘不沉“航空母艦”以控制東北亞局勢,特別是想包圍、封鎖和扼殺新中國。這樣,臺灣又成了“問題”,不過這一次是由美國政fu造成的。
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出於與前蘇聯爭霸的需要,主動提出與中國發展關係要求,中美終於在1979年建jiāo,並先後簽訂三個聯合公報(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建jiāo公報、1982年“8。17”公報)。在這些公報中,美國政fu向中國人民作出了承諾,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fu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fu。”
美國政fu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承諾美國“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政策”;還承諾逐步減少以至最後停止對臺出售武器。
但事實上,美國政fu從來就沒有履行過他們三個聯合公報當中所做出的承諾,言行不一是美國人在臺灣問題上奉行的形式策略,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國和國際社會之上,以美國利益優先為準則。
設定在美國國內**勢力的支援下,美國在與我國建jiāo的同時,國會又透過了《與臺灣關係法》。26年來,美國一直以這部國內法來壓制具有國際法xì;ng質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在中美三個公報和《與臺灣關係法》之間走“雙軌”路線,一方面與我國發展關係,另一方面又一再違背自己的承諾,20多年來向臺灣出售了大量先進武器,利用臺灣壓制我國,干涉我國的內政,破壞我國的統一大業,從中撈取了最大的利益。特別是賣大量武器給臺灣撐腰,使得臺當局有了頑固拒統的實力資本。
正是因為有了美rì的支援,臺灣當局才有恃無恐,頑固拒絕談判。如沒有美國人在背後給**勢力的支援,“**”就不可能生存,兩岸關係就有可能走向緩和乃至最後實現統一,可以這麼說,臺灣問題實質是美國問題,在臺灣問題上,最大的障礙是美國因素。
這些東西,小布什、賴斯、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當然知道,也知道美國在臺灣問題和中美關係上存在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地方,可是,在歷任美國總統和美國政fu看來,這個有什麼關係呢?
沒錯,臺灣問題悠關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民族生命,臺灣島對中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可正是因為這個,在中國的實力不足以在臺海地區壓制住美國之前,美國才堅決不會放手臺灣。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臺灣是中國進入太平洋的mé;n戶和必經之地,具有無可估量的戰略意義。
早在1854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裡在勘察臺灣後明確指出:“只要能控制檯灣,就能控制中國。”前任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曾說過:臺灣是“中國瓶子的瓶塞。”中國一旦拔掉這個“瓶塞”,就會結束美國對中國的長期封鎖。可見,臺灣是中國發展“藍sè;海洋文明強國”的生命線。
大家都知道,上世紀50年代,有一個以美國為首包括rì、韓、澳等國參加的對華包圍戰略,而這個所謂的“第一島鏈”的中心,其實就是臺灣。這個“島鏈”如果因兩岸統一而斷裂,那麼美rì對華的包圍事實上就名存實亡。
看一下地圖就會明白,臺灣所處的地理位置很獨特,它可以控制從菲律賓到rì本、朝鮮半島的海運,是rì本到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等地的必經之地,rì本貨運量的四分之三都要透過海域主要是臺灣海峽,很明顯,海峽通道和臺灣島在戰時將關係到國家……既包括中國,也包括rì本……的勝敗和存亡,所以臺灣海峽被rì本稱為其“生命通道”,一旦這個通道被堵,rì本的經濟立即會發生“窒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