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一族不至於就此衰敗,但也不可能再興盛下去了。
所謂盛極而衰,姬氏一族,終於走到頭了。
1180 新的王朝
大年初三的晚上,祝巫給姬恆家裡算了一個大卦後,嘆息:“我只看出姬家厄運纏身,流年不利,唯有遠離是非,方能得以延續。”
如果是以前的他,一定能看出姬容八成是招惹了什麼不得了的災星,從而給自己和那些經常跟他一起混的夏家新銳帶來厄運,但他現在也就是普通巫師的水平,沒能發現到祝芒的影子。
他與姬恆也不知道,在外頭養了祝芒兩年的姬容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是因為姬恆多次邀請祝福來給本家祈福禳災,又加強了對姬容的看管,減少了他與祝芒接觸的時間,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祝芒的力量。
他們也不知道,在這事之後,祝芒拿了祝幽給她的一大筆報酬,帶著肚子裡的孩子,重返不會給任何人帶來災難、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萬淵之山,徹底歸隱。
姬恆過年時還不知道祝芒的事情,年後從兒子嘴裡知道祝芒的事情後,一打探,才知道他被算計了,然而祝芒早就沒了影兒,他也不可能派人去找一個誰遇誰慘的煞星,因此,這事也只能作罷。
就這樣,姬氏一族在慘淡的氣氛中度過了這個難熬的新年。
大年初六那天,朝廷恢復上朝,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姬恆雙手遞上請辭書,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又重病纏身,實在無法勝任太傅之職,懇請辭官養老。
在秋夜弦徹底敗了之後,也有人想過姬恆也許會養老,但沒有人會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因為姬恆實在是很有能力、又很有野心的權臣,很像想象這種人會認輸。
即使有無數的人早就盼著這一天,但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他們看著姬恆那微僂的腰身、花白的頭髮、蒼老的眼睛,再無往日的神采,無不沉默。
如姬恆這樣的三代元老,都退得如此淒涼,又何況他們?
秋骨寒沒有顯露出半分得色或敷衍,而是注視著姬恆,認真的問:“太傅可都想清楚了?”
姬恆道:“臣已經想得非常清楚了,臣的獨子身體不好,臣現在只想多陪陪兒子,以盡父親之職。”
他的髮妻去了,女兒跟死了沒區別,他的身邊,確實只剩下姬容一個家人了。
他叱吒朝廷數十年,卻落得家破人亡、晚節不保,實在悲兮。
秋骨寒長長的嘆息,不論是眼神或聲音或表情,都顯得極為可惜和遺憾:“朕雖然不捨,但朕理解太傅的心意,就不勉強太傅了,還請太傅日後保重身體,安享晚年。”
姬恆跪下,磕頭:“臣謝皇上體諒。”
隨後,又有數名身處高位的大臣站出來,跪下:“臣也請辭……”
他們的理由五花八門,有老了,有病了,有犯了大錯,有贈送父母,有長江後浪推前浪,聽起來都很充分。
這幾個人,全是姬恆的得意門生或心腹,是姬恆一黨的中堅,還掌握著許多行政機構的實權,他們若是也跟著辭官和歸隱,姬恆一黨算是徹底散了。
作為朝堂數十年來最強大的一支力量,他們捨得就這樣退出權力的角逐?
他們是在上演苦肉計,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秋骨寒沒有挽留,只是很認真的,一一問他們:“你可想清楚了?”
每個人都回答說:“臣都想清楚了。”
於是秋骨寒當場準了他們的請辭,眾臣看著這些人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退出政壇,心裡無不噓籲,什麼滋味都有。
“姬太傅為國效力數十年,勞苦功高,理應得到朝廷的獎賞。”秋骨寒接下了這些官員的請辭書後,忽然感嘆的說出這麼一句。
眾臣皆是一愣,皇上要給姬太傅一個安慰麼?
安慰就安慰吧,聊勝於無,做做面子總是好的,他們都這麼想。
但沒想到,皇上給的獎賞竟然是:“朕決定封姬容為懷恩侯,明日下旨。”
眾臣一片竊竊私語,臉上的表情,有了然,有羨慕,有佩服,有驚訝,又是各不相同。
難道,姬恆暗中與皇上達成了協議,他帶領親信辭官,皇上封那個沒有大才又壞了腦子的姬容為侯?這筆交易還真是划算啊,不愧是姬恆!——他們都在心裡這麼想。
其實,他們真是誤會姬恆了。
姬恆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說穿了就是棄己保族。
他知道,皇上絕對不會再容忍他,一定會逐步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