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1 / 4)

小說:煮酒論道 作者:漂亮格子

戮褪怯傷��吹摹�

王戎七歲時,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邊玩耍。這時大家才發現路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結滿了李子。小夥伴們爭著上樹摘李子,王戎卻一動不動。別人問他為何不摘,他說:“這麼大的李子,在人來人往的大路邊卻沒有人摘,這些李子必然是苦澀難吃的。”大家一嘗,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然而,正像聰明太過的人往往學不會“左右互搏”這樣的功夫一樣,王戎雖然聰明過人,但對於道家思想領會的卻遠不如其他人多。

王戎為官多年,在宦海沉浮中練得周身是刀。王戎的族弟王敦很有名氣,但王戎卻總是推託自己有病而不見他,實際上是想和王敦劃清界限。後來,王敦果然叛亂,王戎因素來與王敦疏遠,故得以安然無事,沒受到牽連。孫秀為琅邪郡吏時,王戎勸弟弟王衍不要得罪孫秀,後來孫秀得志,殺了一大批官吏,王戎、王衍則安然無恙。“八王之亂”中,王戎因為出錯了主意,司馬冏震怒,旁邊的大臣也提出殺他,王戎假機要上廁所,佯裝五石散藥力發作,故意掉到茅坑裡,弄得渾身屎尿,醜態百出。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倒就此罷休了。

但晚年的王戎的作為,卻不能不讓人搖頭,晚年的王戎,成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式葛朗臺。王戎變得越來越吝嗇,他平生好興財利,廣為收買園田及米水碓(以水為動力的舂具),周遍天下。王戎常常手持算盤親自算賬,不分日夜地勞心算計,一點也不嫌累得慌。王戎家中生產香甜的李子(看來王戎確實對李子有研究),惟恐他人得到種子,於是費盡心思,每次出售前都將李核鑽壞,使他人沒法用來種李。

王戎女兒嫁裴頠為妻,曾經向王戎貸款數萬錢,一直沒有奉還(這數萬錢相對王戎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罷了),但王戎卻耿耿於懷,女兒回孃家時,王戎的臉拉得比驢臉還長,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她女兒知道是因為欠錢沒有還的事,急忙將所借的錢全還清,王戎的臉色馬上就陰轉晴。王戎的侄兒結婚,王戎送他一件單衣,婚後又責命他交了回來。王戎對親生兒子王萬也極為吝嗇,王萬小時候過於肥胖,王戎不給他請醫生治病,而是讓他吃糠。結果把兒子弄得早早地就一命嗚呼了。他的小老婆生的孩子王興,行為不端,忤逆難馴,王戎於是不認他為兒子。最後後繼無人,竟然以其侄王愔繼承後嗣。人們都譏笑王戎吝嗇一生,到頭來家業卻給了侄兒。《世說新語·儉嗇》篇是寫魏晉時的吝嗇鬼的文章,一共9篇,王戎自個兒就佔4篇,看來稱其為魏晉第一吝嗇鬼倒是名至實歸。

竹林七賢這七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們或者在行動上秉承了道家的思想,或是對道家思想加以研究注述。當然,這七個人各有特點,所體現的道家思想也各有側重,就像《天龍八部》上的函谷八友一樣,依據天性,各學得師父的其中一項技藝。竹林七賢也是這樣,嵇康偏重於道家的高潔出塵,不流於俗的思想;而阮籍、阮咸、劉伶等人更側重於放浪形骸、支離其德的作法;山濤則是遊刃有餘,知進知退;向秀恬淡沉默,不事張揚;而王戎未免走上了道家的邪派——楊朱一派的道路,成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實踐者。

魏晉風度--竹林七賢(8)

所以竹林七賢都應該算是道家人物,而嵇康、阮籍、向秀這幾人更為符合老莊之說的精神,雖然他們的所為並非百分百地遵循道家的真義。

。 想看書來

藥丹老祖--葛仙翁(1)

松蔭之下,竹爐湯沸,藥氣正濃。道人高臥青石之上,不知歲有甲子。這正是葛仙翁的形象。葛洪醫術通神,為我們留下不少的神奇傳說。

以前說過天庭裡面的四大天師中的葛天師,就是指的西晉時期的葛洪,世人稱為葛仙翁。在歷史上還有一位“葛仙翁”,此人名叫葛玄,是葛洪的叔祖父,據說葛玄師承三國初年的左慈(就是《三國演義》中擲杯戲曹操的那個),從而練得一身異術,據說能喝醉酒後跳到水裡,在水底睡上好幾天再出來。這倒是個避暑的好方法。由此看來葛洪可以稱得上是神仙世家,家學淵博自不待言。

不過葛洪小時候家裡的條件卻非常不好,他父親葛悌原來做過太守,按說生活是不錯的,但是在葛洪13歲時,父親就不幸去世了,當時又逢“八王之亂”,葛洪的家很快就敗落下去。但葛洪卻並沒有像一般的破落子弟那樣自甘墮落,而是勤奮上進。他上山打柴,得了錢就買筆墨紙張,為了節省,他練字的紙張正反面都寫滿了字,買不起書,就向人家借書抄讀。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