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繼續埋頭研讀。
“什麼時候對這個感興趣了?”陰興沒有要馬上離開的意思,反而站在我身後探著頭譏誚的說,“姐姐可真是越來越讓人刮目了。”
“砰”地聲,我重重的把竹簡砸在案几上,舒了口氣:“你要麼坐下回答我的問題,要麼就請給我出去!”陰興這些年對我十分冷漠,讓我感覺不出這個弟弟的可愛。
身後沉靜半晌,而後哧的聲,陰興蔑然一笑:“好,我倒要聽聽你會問出什麼高深的問題來。”他在我身側盤膝坐下,一副嘲弄的表情。
我懶得理會他什麼心態,想了想,抽出一卷竹簡道:“今年蝗蟲成災,你怎麼看?”
陰興挑了挑眉,沒有吭聲,似乎在審度著要如何介面。
我點點頭,繼續問:“收成不好,百姓們吃不飽,後果是什麼不用我舉例吧?這些書卷裡可寫得再明白不過——黃河決堤,災荒連年,天鳳四年有了新市王氏兄弟造反,天鳳五年又有了琅邪樊崇聚合百餘人在莒縣揭竿而起,你說今年南陽郡會有什麼?”
其實這些年天災人禍下造成的農民起義多如牛毛,天鳳四年在新市動亂之前還有琅邪海曲呂母、臨淮瓜田儀等揭竿……之所以我會獨獨挑了新市王氏以及琅邪樊崇來說事,是因為我從隻字片言的描述已經捕捉到了很新奇的東西。
新市人王匡、王鳳,四年前荊州久旱饑荒,長江以北,南陽以南的百姓為了求生,不得不進入草澤之挖掘荸薺充飢,為了爭奪荸薺,眾人拉幫結派、毆鬥時常發生。王氏兄弟兩個適時跳出來為饑民調解是非,於是這批饑民成為了最早的起義力量。以後人數越來越多,他們這才轉移至南陽郡綠林山——在世人眼,他們被稱為綠林賊,在饑民眼,他們被稱為綠林軍,而我在眼,不管他們叫什麼,他們這場浩浩蕩蕩的行動,學歷史課本上有個名詞定義,叫做“綠林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