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牌大學生當老師,還有兩個大家公認的文曲星在教伢子、妹子讀書,附近屋場的大人們一眼熱,就來尋嬸嬸們討人情,想把聰明點的伢子、妹子送過來沾沾文氣。在家操持幾家人田土農活的紅英嬸、二嬸都是大方人,現在教伢子、妹子的是已經讀大學了的家德、家道,又不會耽誤家明讀書,那就全部接應唄。
兩個嬸嬸答應了的事,大家又是鄰里鄰舍,李家德兄弟也高高興興地答應下來。這兩兄弟性子清冷,但他們的世界也很單純,李家明以前頑劣不堪,李家德只會想著若堂弟以後家庭困難,幫助點錢物盡兄長之義就可;可堂弟奮發向上後,他就會悉心教導。如今這些孩子想讀書,那就好好地教,若能多幾個有出息的,也是造福桑梓。
得知自己兩個最驕傲的兒子,在屋裡當起了補課老師,頗有城府的李傳健稍一琢磨,立即說服幾兄弟從縣城送回三四十套上好的桌椅板凳,將自家的祠堂改成了小學校。
…………
讀書很難,難的不是早起晚睡,而是努力了也看不到進步,最終頹然放棄。一幫景仰李家德兄弟的伢子、妹子來到李氏宗祠補課,可真正影響他(她)們的卻是李家明。
人是需要榜樣的,有了成功的榜樣就會有樣學樣;人是需要鼓勵的,最大的鼓勵,莫過於給他們樹立一個可以觸控到的成功榜樣,而李家明的三姐和毛砣就是這幫孩子的最好榜樣。
李欣華以前在鄉中學不過是中上等,毛砣乾脆小學讀了八年,如今卻一個是縣中高二文科班第二名,另一個是高一前五十名、文科成績前十名。深諳人性的李家明,將他們拿出來當榜樣,鼓勵這幫鄰近屋場的伢子、妹子們,很容易讓他們信服,由而認真學習。
當然,也有耐不住寂寞的伢子、妹子,即使這裡有兩個天才和一個名牌大學生的光環,也有熘出去摸魚捉鳥的,可全被李家明用各種手段給提熘回來。以前的李家明能對不想讀書的毛砣、細狗伢聽之任之,那是他自己對一些事沒想明白,叔伯們也沒要求他,一旦叔伯們要求他嚴加管束,那就是他們想不努力都不行。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等在這裡讀書的伢子、妹子個個都考上高中、大學時,本村、鄰近村上的人都把小孩子往這裡塞。那些考上了大學的伢子、妹子,又接過了以前李家德兄弟們的教鞭,繼續在寒暑假裡教孩子。久而久之,李氏宗祠成了鄰近村民心裡的文華寶地,哪怕數十年後李家在黃泥坪只剩下看守祖墳的軍伢、大狗伢兩家人,到了寒暑假照樣有老師在這教書、孩子在這讀書。
扯遠了,小孩子總是喜歡玩鬧的,哥哥姐姐都在黃泥坪,又多了些大哥哥、大姐姐,喜歡玩鬧的婉婉就賴在這,哪怕她姆媽來接,也不跟著她回同古。
這樣也好,有天才哥哥從小教,以後會有出息的。
捨不得女兒的張象楓見李家明很寵婉婉,也就撒手不管了,自己回了同古照顧丈夫的起居飲食。廠子裡太忙,要是沒人做家務,屋裡會變成叫花子窩。
屋裡有了兩輛好車,正年輕的張象楓自然也學會了開車,以前讓大狗伢霸著的帕傑羅被她收回,放到了農貿公司裡當公務用車。至於是不是女子人小心眼,那就智者見其智,反正公司上下除了她跟李傳林外,也沒人去動那車。即使是公司的老總王賢成,要進山、或到生產基地上去,也是搭廠里拉貨的卡車,或騎他自己的摩托車。
進崇鄉拉貨的卡車多,不敢開山路車的張象楓想女兒了就搭便車進山,順便也給她那對可憐又自尊的侄子女送點東西,日子過得悠閒自在又滿足。
只是讓李家明沒想到的是,阿姨去年過年時沒少挨嬸嬸們的白眼,可依然與她們幾個交好,絲毫沒有見氣的意思。每次回了黃泥坪,帶回來一堆吃的、用的不講,連田裡土裡的事都幫著做,還每次必定帶著小婉婉、小妹去看自己阿婆,反倒是與她孃家兄弟那不怎麼來往。就連種香菇比在建築工地上做小工賺錢、輕快得多,她也沒向李家明張過嘴,讓他幫著點她兩個哥哥。結果張老師的兩個兒子都種香菇賺了錢,過上了上康生活,可她兩個哥哥還是在工地上做小工,一天賺十五塊錢的辛苦錢。
以德報怨,可以報德?這樣也好,血緣上的親近,並不是無償付出的理由,感情是雙方面的。
張象楓這種恩怨分明的性格,極得嬸嬸們的喜歡,她們是小門小戶的媳婦,能在銀子灘讓人不敢輕易欺負,除了個個夠潑辣之外,靠的就是恩怨分明。只是張象楓這種性格,極難得到她孃家人的認同,哪怕是李家明的老師張自禮老師,這位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