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了,sohu的工資高是因為賬上有錢,而且又持續贏利;漢華是因為ipod太賺錢,其他公司也敢開這麼高的薪水?一個月就當普通人一年甚至兩三年啊,那些投資人都瘋了!
sohu的成功,哪是那麼容易複製的?等到美國的泡沫一破滅,這幢樓裡不知有多少董事長、總經理要傾家蕩產。
“我們公司辭職的人多嗎?”
“利方那邊有幾個,漢華這邊沒有。”
走的人當他們沒眼光、也沒運氣,李家明不在乎幾個人的去留,等桌上的手機響了後,示意阮芷出去。
kyle他們的談判僵住了,yahoo出價匹配至aol的120億,再也肯往上加。aol倒是可以再往上談一談,但他們沒現金,只能以股換股。
“boss,現在的股市行情太熱了。”
是啊,連sohu都向150億的大關前進,何況是aol?中關村都如此瘋狂了,可想而知美國有多瘋狂。
“你的意見呢?”
“boss,我覺得您說的對,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需要恐懼。”
這話是真理,可如果,如果堅持一下,或許就能多幾億!
李家明沉默了,電話那邊的kyle也沉默是金。倆人多次討論過這事,都認為現在的納斯達克已經形成了嚴重的泡沫,但誰也沒把握這泡沫什麼時候破。時機掌握好了,就等於是公司少奮鬥幾年,時機萬一沒拿捏好,恐怕就是一枕黃粱。
別看yahoo現在給hh估值120億,願意付出24億現金收購20%股份,但泡沫一破滅,他們絕對會立即放棄,哪怕hh真的值那麼多錢。股災時,現金為王,yahoo那麼大的規模,更要囤積現金準備去擇肥而食。
李家明絞盡腦汁,想了近半個小時,也沒想起一點這場股災的具體情況,只知道這場股災會讓無數公司破產。而且自己的計劃,都是建立在yahoo能給自己提供至少十五億的現金,否則就很難僅靠ipod來支撐。
算了,小心無大錯,不差這最後一口湯了。涉及到這麼大金額的收購案,單走法律程式就最少一個月,不能再貪了。
“kyle,同意他們的報價,馬上籤署協議,並且拒絕換股,我們只要現金。”
大洋彼岸的kyle長鬆了口氣,如釋重負。
“ok,我爭取一個月內辦妥。”
李家明也一樣,打完電話後抽了半包煙,才去把阮芷叫起來,幫著他修改講稿。現在的網際網路太熱了,熱得他這個還沒畢業的學生,被蕭副院長抓回學校做演講。
這可是件大事,或許剛才的決定會讓自己損失很多錢,李家明依然把演講看得很重很重。名利名利,有錢可以買到名,但買不來美名;美名在有些時候,卻能比錢還管用!(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雨欲來(二)
瘋了,現在的網際網路業瘋了,一**的百萬、千萬、億萬富豪從這一行業裡誕生。
已經不能稱之為熱潮的瘋潮、狂潮之下,已經創業成功的李家明被導師蕭大人抓了壯丁命令他去學校進行一次演講,向全院上千號學生闡述什麼叫‘網際網路浪潮’。
這可真有些難辦,把這波財富狂潮捋清楚,就是無法繞開的第一代網際網路英雄。
1983年,24歲的,還只是必勝客的市場部員工。他在投行工作的哥哥,幫他在一個電腦遊戲公司找了份工作,這家公司不久倒閉了。然而case透過這次從業經驗,順利地進入了另一家高科技公司任職,然後再跟著公司破產而失業……。
就這樣,起起落落了足足十年,雖然沒有賺到錢,但學到了足夠豐富的管理經驗。到了1993年,成了一家有夢想、有活力公司的ceo,這家只有十幾位員工的小公司叫美國線上(americanonline),其實就是一家提供上網服務的供應商。
極有商業天分的說服電腦運營商,在電腦裡安裝他們的試用版產品,他們還挨家挨戶郵寄免費的使用安裝盤。而那時的aol,也正遇上全美網際網路啟動的第一波浪潮,他們無意中踩在了浪潮之巔,成了李家明嘴裡的‘風口上的豬’,順著時代的浪潮飛上了天。
到1998年《you’vegotmail》(電子情書)上映時,aol已經在全美擁有了2000萬的付費使用者,上網費用是24。99美元/月。aol相比其他上網運營商,還提供自己的內部搜尋,聊天工具aim,狀態更新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