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2 / 4)

小說:我讀鬼谷子 作者:曾氏六合網

的力度越到位,員工犯錯誤的可能性就越小,企業就被他們管理得越井井有條。的確如此,採用這種管理方法管理的企業,的確井然有序,但是,是一種死氣沉沉、沒有朝氣和活力的井然有序。沒有哪一個員工願意在重罰之下去創新的,因為創新有可能會失敗。沒有哪一個員工願意在重罰之下勇挑重擔的,因為多做事情就意味著會多犯錯誤。在這種企業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成了員工的“座右銘”。在過去的老國營企業裡這種現象就非常普遍,而在今天的家族企業和民營企業裡也照樣普遍存在。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宅心仁厚的劉備

宅心仁厚的劉備

曹操召徐庶說:“我本打算踏平樊城,考慮到眾百姓之性命。你前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執迷不悟,玉石俱焚。”

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劉備、諸葛亮接見,共訴舊日之情。徐庶說:“曹操使我來招降使君,是假買民心,他現在分兵八路,填平白河而進軍。樊城可能守不住,應該考慮撤退之計。”劉備想留徐庶。庶說:“我若不還,為天下人笑。”劉備不敢強留。

徐庶辭回見曹操,說劉備並無降意。曹操大怒,即日進兵。

劉備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說:“應該速棄樊城,去襄陽暫避。”劉備說:“百姓隨我許久了,哪裡忍心放棄?”諸葛亮說:“應該遍告百姓:有願隨者同去,不願者留下。”先派關羽到江岸整頓船隻,令孫乾、簡雍在城中聲揚說:“今曹兵將到,孤城不能久守,百姓願意跟隨的一同過江。”兩縣的百姓齊聲大呼:“我們雖死也願隨使君!”

於是百姓扶老攜幼,拖兒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一片。劉備在船上望見,大哭說:“為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我還活著幹什麼!”想要投江自盡,左右慌忙救止。百姓被感動得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顧百姓,有未渡的,望南而哭。劉備急令關羽催船渡之,方才上馬。

行至襄陽東門,只見城上遍插旌旗,壕邊密佈鹿角,劉備勒馬大叫說:“劉琮賢侄,我只是打算救百姓,沒有別的意思。快開門吧。”劉琮聽說劉備到,害怕不出。蔡瑁、張允來到敵樓上,命令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都望著敵樓而哭。劉備說:“本打算保百姓,反而害了百姓!我不願入襄陽了!”諸葛亮說:“江陵是荊州要地,不如到江陵去。”劉備說:“好。”於是引著百姓,盡離襄陽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陽城中百姓,很多乘亂逃出城來,跟劉備而去。

劉備同行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挑擔揹包的不計其數。忽哨馬報說:“曹操大軍已屯兵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很快就要渡江趕來。”眾將都說:“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帶著百姓數萬,日行十餘里,像這樣什麼時候才能到江陵?如果曹兵趕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時放棄百姓。”劉備哭著說:“要成大事必以人為本。今百姓歸順我,為什麼要捨棄他們?”百姓聽到劉備的話,莫不傷感。

劉備帶領十多萬百姓,緩緩而行。諸葛亮說:“追兵不久就會到來。可派關羽前往江夏求救於公子劉琦。教他速起兵乘船在江陵會和。”劉備答應,即令雲長同孫乾領五百軍往江夏求救;令張飛斷後;趙雲保護劉備的家眷;其餘全部都照顧百姓而行。每日只能走十餘里。

探馬報曹操說:“劉備帶領百姓,日行止十數里,計程只有三百餘里。”曹操教各部下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大軍陸續隨後而進。

劉備引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程序緩慢的往江陵進發。趙雲保護老小,張飛斷後。諸葛亮說:“雲長往江夏去了,絕無迴音,不知如何?”劉備說:“煩勞軍師親自走一遭。劉琦感你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可成。”諸葛亮答應,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往江夏求救去了。

當日劉備與簡雍、糜竺、糜芳同行。正行間,忽然一陣狂風就馬前颳起,塵土沖天,平遮紅日。劉備驚問:“這是什麼兆頭?”簡雍懂得陰陽,袖佔一課,大驚說:“此大凶之兆。應在今夜。主公可速放棄百姓而走。”劉備說:“百姓從新野相隨至此,我怎麼忍心放棄他們?”雍說:“主公若戀而不棄,會遭大難的。”劉備問:“前面是何處?”左右答:“前面是當陽縣。有座山名為景山。”劉備便教就此山扎住。

正是秋末冬初,涼風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四更時分,只聽得西北喊聲震地而來。劉備大驚,急上馬引本部精兵二千餘人迎敵。曹兵殺到,勢不可當。劉備死戰。正在危迫之際,張飛引軍到,殺開一條血路,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