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聽到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聲音,都感到頭痛,愁眉苦臉地議論紛紛:‘我們的國王這樣愛好音樂,這樣快樂,可為什麼我們卻苦到這般地步呢?’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國王只圖自己快樂而不同百姓一同快樂的緣故。”
齊宣王不由得一驚,還沒等開口說什麼,又聽孟子繼續在雄辯:“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百姓聽到了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聲音,全都眉開眼笑地互相告訴:‘我們的國王大概很健康吧,要不,怎麼能夠這樣快樂地奏樂呢?’這也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國王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由此,我得出這麼一個道理:如果國王能同百姓一同娛樂。就可以使天下歸服了。”
孟子的一番話使齊宣王心服口服。
一次,齊宣王問孟子:“請問先主和鄰國相交,有什麼原則和方法嗎?”
盂子答道:“有的。只有仁愛的人才能夠以大國的身份來服事小國,只有聰明的人才能夠以小國的身份服事大國。以大國身份服事小國的,是無往而不快樂的人,無往而不快樂的人足以安定天下,謹慎畏懼的人足以保護住自己的國家。”
齊宣王說:“您的話很有道理。不過,我有個毛病,我喜好勇武,恐怕不能夠服事別國吧。”
孟子說:“那麼,大王就不要喜好小勇。”
齊宣王問:“什麼叫小勇呢?”
孟子說:“有一種人,只是手按著刀劍瞪著眼睛說:‘他怎麼敢抵擋我呢!’這只是匹夫之勇,只能敵得住一個人,希望大王能夠把這種小勇擴大,擴大到像文王和武王一樣的大勇。”
齊宣王問:“請您說說文王和武王的大勇。”
孟子說:“《詩經&;#8226;大雅&;#8226;皇矣》上說:‘我王勃然一生氣,整頓軍隊往前去。阻止敵人侵略莒國,增強周國的威望,用以報答各國對周國的嚮往。’這便是周文王的勇。文王一生氣,便使天下的百姓得到安定。”
孟子頓了頓又說:“《書經》上說:‘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和師傅。君主和師傅的唯一責任。就是幫助老天爺來愛護人民。因此,四方之大,有罪的人和無罪的人都由我負責,那麼普天之下還有誰敢越自己的本分來胡作非為呢?’當時有一個紂王在天下橫行霸道,弄得民怨沸騰,周武王便認為這是奇恥大辱。這便是武王的勇,武王也生氣而使天下的人民得到安定。如今,大王您如果也是生氣而使天下的百姓都得到安定,那麼,天下的百姓還會生怕大王您不喜好勇武呢。”
齊宣王高興地笑了。
一次,有人建議齊宣王拆毀明堂,齊宣王去向孟子討教:“先生,您說要不要拆毀明堂?”
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統一天下的王者的殿堂。如果您要實行王政,就不要毀掉它。”
齊宣王說:“您可以說說怎樣去實行王政嗚?”
孟子答道:“從前周文王治理岐周,對農民的稅率是九分抽一;對做官的人給以世代承襲的俸祿;在關口和市場上,只稽查不徵稅;不禁止任何人去江河湖泊捕魚;只對罪犯施刑罰,而不株連他的妻室兒女;對鰥夫、寡婦和失去依靠的老人、孤兒。實行王政的周文王最先考慮他們。《詩經&;#8226;小雅&;#8226;正月》上說:‘有錢財的人是可以過得去的,可憐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單者吧。’”
齊宣王擊掌稱道:“這話說得太好啦!”
孟子問:“您既然認為這話好,那為什麼不去實行呢?”
齊宣王說:“我有個毛病,我喜愛錢財,實行王政恐怕有困難吧。”
孟子說:“從前,公劉也喜愛錢財。《詩經&;#8226;大雅&;#8226;公劉》上寫道:‘糧食真多,外有囤,內滿倉;還包裹著乾糧,裝滿橐,裝滿囊。人民團結,國威發揚,箭上弦、弓開張,其他武器也上場,浩浩蕩蕩向前行。’因此留在家裡的人有積穀,行軍的人有乾糧,這才能率領軍隊前進。如果大王您喜愛錢財,能跟百姓一道,那對於實行王政統一天下,有什麼困難呢?”
齊宣王不好意思地說,“我還有個毛病,我喜愛女人,實行王政怕有困難吧?”
孟子答道:“從前太王也喜愛女人,十分疼愛他的妃子。《詩經&;#8226;大雅&;#8226;緜》上寫道:‘古公亶父清早便跑著馬,沿著邠地西邊漆水河岸來到岐山之下。還帶領著他的妻子姜氏女,都來這裡視察住處。’在這個時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