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謀臣武將,這一則嘛,當然是要商議怎麼個對付曹操法,是聯合劉備,還是去聯合劉表,或者是袁紹。這關係著方方面面的問題,方寧自然是需要找手下謀士們商議一下。
而只所以把個像諸葛謹,裴玄。唐固這一類人也一併找來,這卻是方寧想著,也好把這一批青年俊傑給下放下去了。
像諸葛謹,步騭,嚴畯這些人,他們本身就有大才,只是因為缺乏了經驗,所以,當初在他們來投靠的時候,方寧是直接把他們給安排在了張昭,張紘這二位內政牛人的身邊,也好讓他們能儘快的熟悉一州的大小事物,然後,把他們分派到州里各郡各縣去。要知道,此時若大一個青州,可就孫乾,加國淵,邴原等有數的幾個人在撐著,這空出來的職位可還多著呢。方寧如今手頭上有如此多的大才,自然是要全把他們給下放下去幹實事,要不然,全把他們握在手上幹嘛。
張昭任徐州長史,張紘任青州長史,這已經是成為一種定局。而對於孫乾,那隻能是說一聲報謙了,說實話。孫乾的能力,擔任一州的長史,卻實是有些吃力的,只是以前是因為方寧手頭上沒人,所以不得不用孫乾,如今有著更好的人選,方寧自然是要把人給用上去,不避親疏,量才而用,這是方寧用人的準則,他也不管這樣是否能讓自己得到個能識人用人的美名。或者說是能得到誰誰誰的忠心,這些他也不想去管,只是覺得,你有才,我自然需要讓你揮出來。很自然的一種想法。
好在孫乾,也是位能知進退的人,他也不會去擺什麼架子,說自己是方寧的師兄,是方寧帳下的老臣,對於能力比自己強的,他自然會選擇退居於二線去。
更何況,此時他也是位州主薄,管著若大一個青州的錢糧,實權上,也不會低上多少的。
讓張昭,張紘二個內政牛人各掌著一個州的長史,以代替方寧更好地掌控州內的經濟民生問題。而一州內,除長史算半個州牧之外,其它如治中從事,別駕從事,功曹、簿曹、兵曹、法曹、郡國、文學、武猛等數十個從事官,皆屬州牧治下官員,再加上裡各郡職人員等等等等。
青州轄下六郡六十五縣,徐州轄下六郡六十二縣,這其中一算起來,就等於是要十二個郡守,加上一百二十七位縣令。這若大的青,徐二州之地,這官位兒,三兩下一分,卻又讓方寧這感覺到手頭上的人才,又被瓜分的一個不剩了。
青州還好些,畢竟,那裡也算是方寧經營了十來年的地盤兒,相對穩固的很,而新得的徐州卻是不一樣,雖然徐州,方寧得來的更加輕巧,可是就因為這得來的太過於輕巧,所以,這阻礙上,也就更加的多,政令上行起來,也大有不如青州之地,而顯得困難重重的多。
但這些,卻並不是主要的,區區一個徐州,想要搞定他,那也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何況現在方寧手下,兩州之地,兵馬都不下百萬,而大將更是有數十員之多,套句俗氣點的話說,上將怕是不下千員,只要方寧一直保持這種強勢,量這區區徐州,也是不敢翻起什麼大浪來,還不是像現在這樣乖乖的聽他的話。
可是,這世事無常,計劃卻總是趕不上變化來得快的。這不,袁術的事情就給突然捅了過來了。
………【215 鬥袁公路】………
袁術稱帝於淮南……唉,馬勒戈壁的,這傻13,套句俗套點的話說,這袁術,絕對是yy到了極點,絕對是個純爺們,純的……
你說,現在才什麼時候,這天下大勢,才剛見分曉,還沒成定局呢,這不,人家劉備這等樣的梟雄人物,現在還窩在豫州之地,這袁術倒好,直接稱帝於淮南……這叫怎樣一個牛B了得。
因為徐州靠近壽春的緣故,所以,方寧是最早接到袁術的請貼,請他去觀摩他的登基大典的一方諸侯。
估計其它像劉表,曹操,或者是他老哥,杵在更北邊兒的袁紹,要接到他的請貼還得有一段時間。
造反稱帝,成功了,你自然就是開國的太祖,一個嶄新的朝代,就將在你的手上誕生,可是若是沒有成功,或者是在沒有成功之前,這種行為都是屬於大逆不道的行為,都是屬於需要受到打壓的。
比如現在的袁術,若是他成功了,統一了全天下,那麼,史書上就會歌頌著他袁公路,是真真正正的有土德的天子之命,是如何的英明神武,在一片亂世中,仲家太祖憑藉區區淮南之地以為基業,毅然稱帝,以解天下萬民倒懸之苦。
可若是沒有成功,那就是一傻13,就一二愣子,就是反賊,就是大逆不道。
反正不管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