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2 / 4)

小說:超級聲望系統 作者:團團

葉僅要來一個乞討的飯碗,紛紛嘲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

嘲笑阿儺、伽葉的人,多是其他佛祖的支持者,他們這話的意思是:你們倆的臉面不值錢,如來的臉面也不值錢,索要了兩次,就要來一個乞討的碗。

……(未完待續。)

第371章:九九八十一難,一難不缺!

阿儺、伽葉做錯了事,並不敢反駁眾人的調笑,阿儺氣的臉色鐵青,緊緊的抓著唐僧送來的紫金缽盂,這個動作在別人看來,卻像是‘財迷到家’的樣子。

嘲笑的人見阿儺、伽葉認慫,遂覺得無趣,紛紛散去。

阿儺、伽葉鬆了一口氣,非常利索的從三十五部經書中挑選了幾部步,湊了五千〇四十八卷交給唐僧。

唐僧帶著經書返回如來處,如來說道:“此經功德,不可稱量,雖為我門之龜鑑,實乃三教之源流,有成仙了道之奧妙,有發明萬化之奇方。汝等切記,非沐浴齋戒,不可開卷!”

唐僧欣然應允,叩頭謝恩。

觀音出列道:“弟子領旨尋找取經人,今已功成,共計用時五千零四十日,再有八日,正合一藏之數。望世尊早賜取經人回返。”

估計一藏時間完成取經事,對如來有不小的好處,如來欣然同意,望著八大金剛道:“就由汝駕送唐僧返回東土,須在八日內帶唐僧回來,以完一藏之數。”

八大金剛領命,帶著唐僧騰雲而去。

原著中,唐僧離開靈山後,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人來向菩薩交任務。

菩薩問眾人:“唐僧經歷了多少劫難?”

眾人回道:“金蟬遭貶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兩界山頭第八難,……

……會慶釘鈀七十四難,竹節山遭難七十五難,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難。趕捉犀牛七十七難,天竺招婚七十八難,銅臺府監禁七十九難。凌雲渡脫胎八十難,唐僧一路西來,共計受難八十整。”

菩薩聽聞少了一難,也來不急細想,忙道:“佛門中九九歸真,唐僧應受八十一難,現在卻少了一難,爾等速速傳令八大金剛,馬上給唐僧增加一難!”

八大金剛接到菩薩的諭令,撤去了託護唐僧的法力,唐僧等人掉落在通天河邊。

不多時,通天河老黿來到岸邊,渡唐僧師徒過河。

再然後,老黿得知唐僧忘了答應自己的事,一怒之下,將唐僧撇在河裡。

周鼎亂入之後,代替了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人,沒有了這些人,也就沒有人告訴觀音菩薩唐僧經歷了多少劫難,是以,菩薩需要自己算。

算來算去,剛好是九九八十一難!

怎麼多了一難?

多出來的是哪一難?

正是唐僧來到靈山取經,受了阿儺、伽葉兩位尊者的刁難。

由於二尊者的刁難,唐僧不僅沒有取到真經,還受到了白熊尊者的襲擊,高僧為了解難,又付出了唐王御賜的紫金缽盂。

唐僧先是被騙,繼而遇到襲擊,最後又損失了唯一一件屬於自己的寶物,方才過關,焉能算不得一難?

有了看官問了: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人,為什麼彙報這一難呢?

周鼎認為,可能性有二:

第一,唐僧等人上了靈山後,眾人沒有再關注唐僧,是以,他們並不知道假經之事。

第一,或許眾人知道這件事,但是,眾人為了維護佛門的面子,不敢將取假經算作一難!

菩薩聽到眾人的彙報,當即傳令眾人通知八大金剛,沒有來得急細細的掐算。

再後來,就算菩薩想到了這一難,為了維護自己的麵皮,也只能將錯就錯了!

現在沒有了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人的彙報,觀音菩薩自己掐算,倒是很快算清了這筆帳。

是以,唐僧師徒僥倖逃過了‘通天河落水之難’,順順利利的返回了大唐。

……

東土大唐,都城長安。

兩日前,國師周鼎返回大唐,告訴唐王:“唐僧已經取到真經,三兩日便回!”

唐王大喜!

周鼎又告訴唐王:“唐僧返回之後,只有六七天的時間為眾人講經,是以,陛下要早做安排,妥善的利用這六七天的時間。”

唐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