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邦,不予家奴’。
她若是知道‘周家與世界諸國開戰’,不僅不會買周鼎的好,反而有可能落井下石,背後捅刀子。
典型的吃力不討好。
可是,又不能就此放手!
若當初沒有贏得這塊地盤,也就罷了,贏到手之後,若是把它還給沙俄,周鼎這個大英雄,立刻就會成為‘頂風臭十里’的賣國大漢奸。
不同的是,若是把這塊燙手山芋還給大清,不僅於名聲無害,國人知道以後,定會再給周鼎增加一筆聲望。
當然,也不能白白的便宜的朝廷,周鼎緩緩的道:“有一個小小的條件!”
譚斯同道:“賢弟請講!”
“實不相瞞!幾年之前,我周家之人聽說朝廷把臺灣割給了日本,一個個氣的怒髮衝冠!
小小的日本島國,不僅膽敢自稱天皇,竟然還有膽犯我華夏,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我身為家主候選人之一,得到了一個任務……”
說道這裡,周鼎悄悄的看了譚嗣同一眼。
譚嗣同之所以豁出命來主張變法,其根,就在日本人的身上。
中日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迫於日本的軍事壓力,屈辱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賠償軍費銀二百兆兩,
譚嗣同為此耿耿於懷,此後著有《仁學》一書,稱為‘臺灣人所著書’。
周鼎仇恨日本的態度,引起了譚嗣同的同仇敵愾之心。
譚嗣同問道;“賢弟此言,愚兄深有同感,不知賢弟的任務是……?”
周鼎站起身來,手指透過船窗指向南方,道:“收服臺灣,與其讓臺灣人民生活在日本人的奴役之下,不如讓我周家,做臺灣島的主人!”
譚斯同急忙道:“賢弟,你的條件莫不是讓朝廷幫你收服臺灣?這不可能!朝廷要是能戰敗日本,還能輪得到你去……”
周鼎擺擺手打斷了譚嗣同,道:“自然不是,我周家雖然科技發達,人口卻是不多。
之所以費盡心機謀奪沙俄人的旅順,正是想以此為根據地,招募兵員,伺機對付日本。
朝廷可以把旅順拿走,我的條件是;任命我為一地知府,最好是瓊州(海南島)知府,期限為三年,我借瓊州訓練兵馬,三年之後,兵發臺灣!”
聽周鼎說完,譚嗣同陷入沉思之中。
周鼎的條件,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變法之事迫在眉睫,若是變法之初,向天下高調宣佈;‘朝廷拿回了旅順,廢除了《旅大租地協議》,對於整個中國來說,都稱得上是一針強心劑。
周鼎並非清朝人,不可能把旅順白白的送給朝廷。
若是對等交換,即便拿瓊州換旅順,朝廷也不會吃虧,更何況,周鼎索要的僅僅是一個瓊州知府,而且僅有三年的期限。
這樣一來,不僅保全了朝廷的體面,還有錦上添花的效果!
思慮再三,譚嗣同點頭道:“賢弟的心意,愚兄已經知曉,只不過,愚兄現在只是一個候補知府,做不了這麼大的決定,此事還需稟報皇上!”
“那是自然!復生兄回朝之後,將此事上報便可,成或不成,且看天意!”周鼎的意思是,成或不成,都無所謂,交給運氣吧!
而在譚嗣同的理解中,這句‘且看天意’就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心道:周鼎對皇上還是頗為尊敬的,此人當可一交!
二人對飲一杯,譚嗣同問道:“賢弟,為兄醜話說在前頭,賢弟必須讓沙俄退出旅順,不然的話……”
“復生兄儘管放心,你在旅順呆上三日,順便看一看我周家的手段!”
第五十章:周鼎的后羿軍
三日之後,譚嗣同對周鼎背後的‘周氏家族’,生出了敬畏之心!
因為沙俄服軟了,表示願意讓出旅順,全部撤到大連。
期間發生了什麼事?
譚嗣同不知道!
他僅僅知道;旅順港口多了幾艘周氏的戰艦,至於周氏家族對沙俄做了什麼,周鼎沒有說,他也沒有問。
因為譚嗣同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氏家族有同沙俄為敵的實力。
對於譚嗣同來說,知道這些已經足夠,這樣的勢力一定要拉攏,即便不能成為朋友,也絕不能成為敵人。
不僅譚嗣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所有的人都不知道。
周鼎故技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