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侄孫女兒的,有意無意的呢,就想拉近一點皇太后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尤其她近來身體越來越不好,更希望家庭關係和睦親近。
說起來康熙對皇太后固然不如太皇太后這樣親近,也是做得很到位了,以他幾年前的兒子數量,還把宜妃所出之五阿哥交給皇太后去養。皇太后的水平——各方面的水平,從當人老婆到當人監護人到教養小孩子——實在是慘不忍睹。五阿哥的漢語糟糕到幾乎不會說、不會寫,並且還有繼續不會說不會寫大概也聽不大懂的趨勢,康熙居然也忍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皇太后的心裡挺中意淑嘉,這姑娘會說蒙語。太可惜了!年紀略大了些,不然給咱們五阿哥也行啊。年齡它是個大問題,差了就不般配,如果相差再久遠些就叫穿越。石家人之所以認為淑嘉現在的表現不重要,也是因為她跟大阿哥差了五歲,明年完全沒她什麼事兒。
皇太后沒了主意,一面惋惜一面訕訕地道:“我也看那小的不壞。”太皇太后又問蘇麻喇:“格格看呢?”蘇麻喇,原名蘇墨爾,後來改叫蘇麻喇,宮裡旁人連著尊稱叫一聲蘇麻喇姑,太皇太后的心腹,直呼為‘格格’,康熙就乾脆叫她‘額涅媽媽’。
這是個極有見地又持重的人,此時聽著問她,屈膝一禮:“主子們說好,自是不差的。難得三位主子都瞧著不錯,方才聽她回話,漢話和蒙語都還使得,只不知道國語如何?”
太皇太后道:“下回再叫她來,格格與她說說話。”蘇麻喇躬身應了。
太皇太后就淑嘉的表現予以品評,皇太后挺認同會蒙語這一條。康熙也道:“朕看著她的面相倒也像是有福氣的,她父親和兩個哥近來朕都見過,都是不錯的人,家教亦好。”
最後太皇太后拍板了:“這算一個了。趁我還能看得動,多看幾個丫頭,再作商量。”
接下來隔三岔五又看了幾個如彭春之女董鄂氏這樣‘三個主子都說好’的小姑娘,基本上有了個差不多的概念。理由麼也很正當,比如彭春被派往東北對俄作戰,宮裡想召見他的妻女。
這些小姑娘裡,論年紀麼,伊爾根覺羅氏與薩穆哈的孫女倒是與大阿哥比較般配了。不出意外,大阿哥的正室就在這幾個人裡面選了。
至於太子妃,幾位都沒有個定論,康熙認為選太子妃事關重大,不如多看幾年再說。太皇太后表示贊同:“皇太子與大阿哥相差兩歲,下回再定也不遲。”當年康熙大婚的時候也就十二、三,正是明年太子的年紀,但那時候是為了親政,同時皇室人口少得可憐也要及早開枝散葉,這才早婚的。這會兒輪到太子了,自要謹慎一點。
如石文炳之女、彭春之女等,正可作候選。多考察幾年也不算耽誤時間。
————————————————————————————————
石家當然不知道三位老闆的想法,他們的目光還放在大阿哥的身上,按規矩,哪有哥哥沒成親倒讓弟弟走在前頭的道理呢?如果一起辦的話,別的阿哥那裡都隨便,只有太子和大阿哥,這倆要是撞車了那就又是個扯皮的勾當。
回到家裡,大家對淑嘉的識趣表現提出了高度的表揚。淑嘉心裡挺得意,在她看來,選秀這件事情上,康熙是最後下旨意的人,但是太皇太后的發言權也是很大的,倒是皇太后有點可有可無的意思。
康熙心裡是親祖母重要還是沒血緣關係的嫡母重要?以常理推測當然是前者。再者,以淑嘉混跡石文炳書房幾個月的經驗來看,從各式公文裡,康熙出行給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書信,給兩位的東西,無疑都透露出了他的感情傾向。
透過請安的時候兩位的表現,也能看出太皇太后更會做人。
是以淑嘉陪著皇太后說話,把淑嫻留給太皇太后。只要石文炳不抽風,淑嘉的前途是很穩的,倒是淑嫻有點高不成低不就,需要巴結最高領導人。
石家對淑嫻的期望並不算特別高,皇帝的第一個兒媳婦,怎麼可能不慎重呢?最終也只求個不做大阿哥小老婆、或配宗室為正妻或撂牌子的結果罷了。
淑嫻心裡卻有些自我厭棄的意思,在家裡,西魯特氏自然對自己女兒更親近一點兒,這個當然能感覺得到,那還可以解釋為親生母女什麼的。但是頭一回見面的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尤其是後者明顯表示出對妹妹更有好感。難道真的是我不如她?淑嫻明顯的有了心事。
那邊西魯特氏卻動起了別的心思:“明年就是大挑的年份了,大丫頭明年夠歲數了,必得去的。該給她立立規矩了。”隨著天下漸定,各種規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