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遼西大借款,許傑就坦然道:“當初遼西大借款可不是呂漢強借的,他個人想借,他也沒那信譽,他可是為國家復遼借的,是以遼東巡撫,遼東督師府的信譽借的,也就是說,是政府行為,跟個人無關。”然後看看放下筆,在案牘裡抬起腦袋一臉黑線的史可法等人,就很鄭重,很不卑不亢的道:“當初這個大借款的上面,可是蓋著這兩個大印的。”然後再次變得義正詞嚴:“遼東巡撫,和遼東督師府,可都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衙門,這代表著朝廷的信譽,皇上的臉面,如果新任的長官不能夠履行原先的責任,那這大明帝國的臉面何存,那這皇上的臉面何在?那滿堂君子們何以面對天下百姓?這樣的政府,讓百姓看來與強盜何異?”
這一翻侃侃而談,當時堵的史可法及他的幕僚們啞口無言,按照理論上來講這的確是如此,尤其當初發行這筆借款債券的時候全天下可都知道,是大明帝國戶部背書,皇帝親自下旨首肯的,這東西的確不能抵賴。
在原先的時候,朝廷欠著百姓的,那是理所應當,而百姓若是欠了朝廷的,那必須用命來抵償,一種道理一種習慣,大家也都這麼做,百姓也都這麼忍著。
結果這時候可不對了,因為這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那就是,東林倒掉了呂漢強,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自己的東林黨絕對要在百姓面前樹立一個絕對正確的形象,所以,自己接了這呂漢強的職務,就必須向天下證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有底氣的,是不遺餘力的,所以,這筆在以往完全可以賴掉的帳,這一次卻無論如何也不能賴掉。
於是,史可法就艱難的道:“好吧,好吧,這一筆錢,只要是用在了復遼的大業之上,咱們的帝國就會信守承諾。”然後也變得正義凜然:“民無信,則失身,國無信,會亡國,這個道理本督師還是知道的,那就按照原先的約定,開始歸還到期的債券。”
許傑立刻敲定跟腳:“督師大人英明,天下百姓信服。”
史可法就笑著接下了這個馬屁。
說這話的時候他倒是無所謂,一個遠離庖廚的君子,在他的腦海裡,錢糧的數目簡直就是一片空白,不過他身後的那些幕僚已經冷汗淋漓,一個個心中恨的史可法這個書呆子牙癢癢:“這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你就會在這裡放空炮,你張一張嘴就要還,十年兩千萬兩白銀,從現在開始還,也就是說每年必須要拿出300萬到400萬兩的銀子去做這個東西,而當初大家來的時候,不管是東林大佬,還是皇上萬歲,可都一再的說了,現在遼西在財政上,一定要延續原先呂漢強的政策,那就是國家不掏一文錢,我的個天呢,就為了這東林和皇上的面子,自己一分錢還沒看到,每年就先揹負上了400萬的饑荒,而這還不算嗷嗷待哺的十幾萬大軍的錢糧支付,這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說良心話。,史可法也知道這幾百萬兩銀子是一個巨大的窟窿,但在這關鍵時候,絕對是為面子和意氣之爭,自己必須扛過這些,跨過這道坎,至於這個窟窿最終由誰填補,史可法的心中也有定數。
剛開始我可以不用朝廷一文錢,但只要扛過了這個面子,跨過了這道坎,你不給錢誰給錢?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史可法充滿了信心,那就是對面已經虛弱到一定程度的滿清,還有身後那雄赳赳氣昂昂的5萬京營大軍。
既然你呂漢強能發戰爭財,那我為什麼不睜眼閉眼的也發戰爭財呢?滿清從努爾哈赤開始,從大明劫掠的錢財無數,只要自己攻下盛京城,那就是金山銀海,這區區兩千萬兩白銀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有了這樣的底氣,史可法就坦然地承擔下了這筆債務。
結果,他剛剛承諾下這筆債務,許傑竟然猥瑣的,就在自己的袖子裡拿出一摞債券來,打蛇隨棍上:‘督師大人,下關也買了復遼債券,不多不多,整整一萬兩,按照債券上的還款日期,在昨天就已經到期了,還請督師大人先歸還了我的吧。”然後鄭重地告訴他:“連本帶利,3萬兩白銀。”
他這樣一開頭,立刻其他的兄弟紛紛在懷裡掏出債券,熱熱鬧鬧地遞到史可法的面前,紛紛要求大人給予償還。
這時候史可法真可謂是兩袖清風,別說湊起來這將近四五十萬的銀子,就是四五兩的銀子沒有,於是就很尷尬,但前面自己的大話放出去了,卻也不能生氣著惱。
於是史可法就小心的問許傑:“若算上這次撫卹已經軍餉,我們還缺多少?”
許傑就很認真的道:“如果加上還款本息,這次撫卹獎賞,再加上軍餉,以及被服糧草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