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二朝廷六部的官吏,其實都是被從北京趕出去養老的,都是在權力鬥爭中的失敗者,而越是這種失敗者,卻對權力越有一種攫取的渴望,享受過權利的人誰也不想被權力拋棄,於是機會來了,只要順著皇上的意思,分潤了呂漢強的軍功,不但可以討得皇上的喜歡,更能讓自己重回朝堂權力中心,這真是一舉多得。
於是乎,在南方鬱郁不得志的歷史名人,崇禎元年進士史可法,直接上書皇帝,願意組織南方子弟兵,奔赴遼西戰場,為恢復遼東大業拼死廝殺。
至於作為後世歷史的英雄,史可法這次出兵遼西到底目的如何不好討論,但一個南方的鎮守突然插手遼西的問題,的確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而這時候,崇禎得到史可法這個得意的天子門生的奏摺之後,卻突然看到了一條思路,也正是現在京城裡,那些大臣們蠢蠢欲動的事情,既然拆分呂漢強不行,那就稀釋他。
而這次作為東林的新秀之一,未來的東林黨魁史可法的登高一呼,所有的東林黨人,都難得的慷慨激昂地要為恢復遼東做一番貢獻,全都想讓自己的子弟親族參軍參戰,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
這樣熱血沸騰的請戰,作為北京兵部尚書的盧象升心知肚明,這幫東西是給自己的三弟添亂去了,他們不但不能幫上自己三弟任何的忙,反而會拖了三弟的後腿,真要是這樣,那整個恢復遼東的大事業,可真就是遙遙無期了。
於是,盧象升大義凜然地頂住了所有的詰難,堅決不給這些混蛋們頒發兵部的調令。對於正直的盧象升,不想出頭的崇禎都拿他沒有辦法。
但是什麼事情都有一個但是,你北京的兵部不頒發調令沒問題,咱們大明朝在南邊不還有一個兵部嗎?你不頒發他頒發,尤其坐鎮南京的兵部大佬,還就是東林黨的骨幹中堅,這事兒一說就成。
結果南京兵部,正想在這場復遼戰爭中搶些功勞呢,於是二話不說,立刻向那些想上前線的軍隊頒發兵部的文書,一時間廉價的文書滿天飛。於是在全國各地,帶著各種背景的軍隊,開始源源不斷地向遼西進發,竟然沒有了當初提起戰鬥就畏縮不前的狀況發生。
笑話,到遼西去,軍餉足,待遇高,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還有足夠的軍功,至於上前線,大家都有深厚的底蘊感的,他呂漢強敢讓自己這些老爺兵少爺兵上前線嗎?戰爭還是要那些丘八們去打,和自己是沒有一毛錢關係滴。
於是大明其他地方那些腐朽的軍隊再次煥發了生機,幾萬近十萬大軍高呼著:“打到遼西去。”的口號,如蝗蟲一般開始向遼西進發。
焦頭爛額的呂漢強,手中拿著這一疊疊南京兵部調兵公文,看著盧象升傳來的軍報,腦袋立刻又大了三圈,從這些軍報裡,他看出了朝廷的意思,看出了整個文官集團的想法,同時盧象升也明確的指出了這裡的輕重,這是整個大明官僚集團向呂漢強討要好處——既然我不能扳倒你,那你就要分我好處出來,否則就是魚死網破。
許傑頹喪地坐在呂漢強的對面,不住地長吁短嘆。
“這一下子派來了將近7萬人馬,督師大人,這些老爺兵來了,我們必須要善待他們,這會給我們整個軍隊的後勤帶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財政方面,還請督師大人想個辦法。”
呂漢強就拍著那厚厚一疊的軍報文書,眯著眼睛陰森的道:“你說的那都是細枝末節,你卻看不到這些兵痞老爺們到來之後,給我們整個復遼軍帶來的巨大危機。這個危機就是徹底的拖垮我們的軍心士氣。”
程思遠點頭道:“督師大人說的對,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公,同樣當兵吃糧拿軍餉,但一部分人坐在後方坐享其成,這立刻就會讓在前方戰鬥的兄弟們感覺不公平,就會對督師大人心生怨恨,那時候,我們的軍心士氣就垮了。”
這的確是事實,也的確是一件令人堪憂的事情。
復遼軍之所以戰無不勝,其根本的道理就在這裡,不但士兵拼命奮戰,將校也拼命死戰,哪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督師呂漢強的身影不在戰場上?國公小胖子不在戰場上?也正是這種與袍澤同在的勇氣,才讓這支軍隊每個人都無怨無悔的拼死戰鬥。
而一旦這裡出現了一群只看熱鬧不戰鬥的老爺們,對軍心士氣絕對是個災難性的打擊,那時候,戰無不勝的復遼軍就徹底的垮了。
這時候坐在一邊的黃勝遠提出了一個辦法:“督師大人,坐鎮山海關的遼東經略大人徒有一個空架子,能指揮得動的只有一個老僕人,我想不如這樣,您乾脆寫份公文給遼東經略,直接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