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這東西,照現在這個時代的要求和製作工藝,那是要幾十種材料和無數道工序三年的時間,才能有了一石弓和二石弓一直到據說賀人龍能開的變態十石弓。但如果攤上一個懶惰的匠戶,對不起,五年十年也是他,究其現在大明的軍隊不缺弓箭的原因,一是大明的匠戶多的數不勝數,二來,這大明的弓箭的質量已經壞的一塌糊塗。
而傳說中賀人龍的十石弓?還拉開自如?那就等於賀人龍提著一噸重的東西飛奔上樓,而且還是八摟——大家快出來看火星人啊。
工期也就算了,質量也就算了,而古代中國的弓箭有一個致命的誤區,那就是用火烤來把弓箭做成一個優美的外形,他們以為那樣能增加弓箭的射擊威力,豈不知,那恰恰破壞了弓臂的植物纖維的自然韌性,損傷了射擊威力,於是只能用更大的力氣拉開弓,瞬間發射的時候,讓弓先抵消了大部分損失的韌性,使得長箭初速度大大降低。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只能延長工期,或者降低質量做更為複雜的複合弓,用更加稀缺的牛筋牛角等等來做原料,配合著加大威力,但最終不如歐洲的長弓來的威力大了。
弓箭有了,當然要有弓手,而訓練弓手的要求卻是要百步穿楊,百步是多少?合現在的八十米,穿透楊樹的葉子,我都懷疑,你要不是個遠視眼,你能看得清八十米外楊樹的一片葉子嗎?
但古人就這麼固執,他們需要弓手的射擊精度必須是百步射中靶心,結果的結果就是,訓練一個弓箭手,要一年多的時間才合格。
其實,古代對陣,講究的就是一個集團衝鋒人海戰術,密密麻麻的敵人衝過來,你閉著眼睛對著大致的方向射出去你手中的利箭,絕對沒有失效的,而這樣的有效辦法就是朝空中漫射,然後讓羽箭以重力加速度的方式落下來就行了。這就好比二戰中無往而不利的喀秋莎火箭炮,我不要精度,我只要覆蓋,只要我在單位面積上有足夠的火力覆蓋就萬事大吉。
這個方式當初在戰國時候,秦軍是這麼搞的,結果秦軍統一六國,漢軍是這麼搞的,結果大漢天下無敵。
但後漢不行了,到五代十國更不行了,原因是他們的國力不行了,不能支撐漫射所需要的巨大的箭簇,不能提供更多的因為漫射而造成的箭矢的浪費,他們需要節約每一兩鐵,每一根箭,其實是棄本逐末了,不但讓弓箭手的訓練大大的延長,而且輕飄飄的箭簇是怎麼也穿不透敵人的鎧甲,最後連厚點的棉甲都穿不透了,要不後金八旗為什麼不穿鐵甲而只是穿著和棉被一樣的釘幾個釘子做樣子的甲冑衝鋒,也就是當初大家看著八旗子弟,滿身插滿箭簇依舊大呼酣戰而驚為天人,這不是他們開掛,是因為箭簇的威力已經減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英格蘭長弓正是這個歐洲漫射弓箭的代表,製作起來,簡直簡單的讓人髮指,就是以札木,或是高檔的檀木自然為弓臂,增加弓背長度來加大射擊距離和力度,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是歐洲唯一比中國先進和實用的武器,當然,這英格蘭長弓也有缺點,不但弓身長大,而且箭矢也需要加長,以現在中國人普遍的身高,卻是攜帶不便,但威力能遮掩一切瑕疵。這就是當初呂漢強招攬民夫的時候,為什麼嚴格要求一米七八的個子的目的。
做英格蘭長弓這種簡單實用的武器,來武裝自己招募的民夫,這是自己很久以前就已經算計好了的,當時還悄悄的做了一把長弓實驗了下效能,不錯,真的很不錯,同時這東西松開弓弦就是一根不錯的木棍,一旦與敵近戰時候,也是非常有威力的傢伙,大明是不限制百姓攜帶木棍的。
望著滿山札木,呂漢強滿意的點頭,還是這個時代好啊,沒有濫砍濫伐,這才在這西北之地漫山遍野存留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這種狀況一直到民國的時候才改變,要不毛太祖也沒有張思德燒炭,南泥灣開荒打虎的千古名篇。
鑽進趙梓的馬車,呂漢強扇著袖子,得意的對看書的趙梓道:“成了。”
趙梓沒有激動,而是淡淡的斜了一眼呂漢強,“如果我們這般做作還不能讓王公公這個監軍入甕,那我們豈不成了白痴?”
呂漢強哈哈一笑,“其實,還是那些兄弟功勞啊,我看現在就通知陳亮可以讓他們回來了。”
“不可,不可。”趙梓微微搖頭,這裡剛剛走出京畿附近,真的杆子還少,只要我們的兄弟一撤回來,那就會讓王公公懷疑了,再者,那些兄弟們回來,萬一讓王公公認出來,那我們就大罪過啦。“
呂漢強想想也是,就介面道:“對,乾脆我就將他們培養成偵察兵好了,這樣也能為我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