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困難(1 / 2)

小說:大明督師 作者:奔叔

這次請見,沒有讓呂漢強等多久,只是一會的功夫,就有一個小太監飛跑出來給呂漢強帶路,當然,這次呂漢強還是一個小小的銀錁子塞了過去,換來的是小太監歡喜的殷勤。

直接被領到御書房,崇禎和王承恩都在那裡等著接見,可見崇禎希望呂漢強早點離朝是多麼的迫切啊。

依照規矩施禮如儀,呂漢強再次被賜座,君臣三人開始問對。

崇禎還是第一個先開口說話:“呂愛卿,出京赴山陝賑濟的事情處理的怎麼樣啦?可還有什麼首尾嗎?”

呂漢強馬上誠懇的回答道:“臣既接了這賑濟的差事,當然會為天下百姓盡心盡力,為皇帝辦好這件差事。但是,臣請萬歲恩准將這些銀子直接交到臣的手裡,臣將帶著這些銀子直接去山陝之地。”呂漢強已經將這次賑災的事情通體盤算好了,自己只要銀子不要糧米,而這次由於有自己攙和,賑災義演之後,比歷史上的十萬銀子整整多了五十萬,指望京城裡儲備糧倉裡的糧食,呂漢強絕對相信,經過三百年的腐敗,即便是餓死耗子,也絕對沒有山陝需要的五十萬石糧食。

對於呂漢強的提議,崇禎聞聽一皺眉,面色不悅,沉聲問道:“呂愛卿,山陝大旱,那裡本來缺糧,你帶著銀子去能做什麼事?你可不要讓朕知道,你裹挾了朕的銀子跑路,這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即便是你帶著銀子跑到天涯海角,朕也一定會將你抓回來正法。”崇禎不相信任何人,尤其他知道,呂漢強是絕對不願意去山陝幹這個賑災的事情的,在這時候,不得不讓他開始懷疑呂漢強要帶著銀子跑路了。

呂漢強當時瀑布汗,“萬歲,您說什麼呢?臣缺這點小錢麼?”

這倒是說了實在話,呂漢強的兩份報紙已經開遍大江南北,只是皇宮的股份只有三成,每月就有五萬多銀子進獻,呂漢強還真就不差這點銀子。

看看臉色和緩的崇禎,呂漢強嚥了口唾沫,小心的道來這裡面的道道:“萬歲,如果按照您說的在京城買米,再押運到山陝,這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

“這是什麼話,難道朕就做些不靠譜的事情嗎?”被呂漢強這麼一說,崇禎有點不高興,自己在潛邸的時候還是很關心京城物價的,尤其最近,更是關心米價,這裡比山陝的價格至少差了將近一半,從京城帶糧食過去,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嗎?再說了,山陝大旱,你的報紙上都說了,石米二兩,而且有價無市,你拿著銀子去,豈不是耽擱事情?銀子,是隻能看不能吃的,難道這點你不知道嗎?

呂漢強不管崇禎難二把刀的市場知識,趕緊說出自己的認知:“本來京城周邊不是糧食主產區,京城所需糧米全部需要由運河從南方轉運而來,京城現在雖然石米一兩紋銀,這是幾百年供需形成的平衡。而一旦萬歲將這幾十萬銀子灑向市場一次購買米糧,就會打破這種供需平衡,且不說京城糧米庫存多少,就是這突然的收購,就會將米價迅速拔升,到時會出現米價瘋長,奸商也會囤積居奇,那時會造成京城百姓人心惶惶,便會不可抑制的出現搶購風潮,那時候米價又會惡性上漲,如此惡性迴圈,到時即便是二兩銀子買一石米都不太可能,更別說這京城裡到底有沒有您所說的五十萬石存糧。這是其一。”

崇禎當時目瞪口呆,為自己的想當然感到無比後怕,想象一下京城米荒,百姓爭搶,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到那時候陝西還沒賑濟,杆子還沒平復,說不定這京城就已經有百姓揭稈造反了。

看著小臉唰白的崇禎,一個十八九歲,長在深宮的孩子讓他明白這些經濟知識,根本就是難為他。但是事情到了這步,自己不得不說也必須去說。

嘆息一聲,呂漢強再次施禮,“萬歲,還有其二。”崇禎當時臉色更白,呼吸急促的問道:“怎麼?還有其二?呂愛卿快快說來!”

對於崇禎的虛心好學,呂漢強準備給個贊。但這不是樓主蓋樓,這是君臣奏對,因此呂漢強不得不再次道:“這其二,確更是要命。即便京城有了這五十萬存糧,即便糧價控制的還算合理,那麼這轉運呢?轉運的費用將是一個天文數字。京城離陝西千里之遙,沿途道路崎嶇不平,更有遍地流民,杆子作亂。五十萬糧食的運輸,就要徵調民夫,按照每人可轉運兩石的能力計算,那麼五十萬石就需要二十五萬人,臣請問萬歲,這二十五萬人上哪裡去找?這是不是又要讓多少人傾家蕩產?即便萬歲徵集了二十五萬役夫,那麼按照正常的運輸標準運一石糧到延綏,上千裡的距離,人吃馬嚼,就需要行走半年,這樣算下來,就需要最低五石糧的吃食費用,就需要最少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