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多方掣肘(1 / 2)

小說:大明督師 作者:奔叔

為什麼要壓制呂漢強?從崇禎的內心裡,是忌憚這個妖孽一般存在的傢伙的。一個人都可以快速發跡,但像呂漢強這樣快的發跡就是奇蹟,在這個時代其實是不需要奇蹟的,大家更放心那種四平八穩的慢慢升遷成長的,放眼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實就是********,雖然皇帝可以是孩子,是像自己這樣的年輕人,但站在朝堂上的,絕對不應該是像呂漢強那樣的年輕人,別說是一個秀才出身,即便是當年的狀元,都需要先踢到翰林院琢磨個十年八年,然後再一級級使用,熬資歷,這是一種政治常態,也必須這樣做。

但呂漢強這傢伙看似對當官滿不在乎,還有種牴觸,但正是這種滿不在乎和牴觸,才更讓人不放心,尤其想起當初會同館後院荒原裡的一段關於開荒與耕田的對話,他那一把火燒了全部野草的辦法,想想就讓人膽戰心驚。

但按照呂漢強的功績,一個驛站善後處理的如此乾淨有手尾,就應該升官,為皇家成立商行讓自己的內帑有源源不斷的財源就該升賞,心知肚明的剿滅闖塌天和點燈子,就該提拔,賑災這巨大的成績,怎麼升賞也不為過,整頓南四府衛所的政績誰人能比?一戰剿滅四萬杆子盟軍,讓山西流寇杆子一淨,這是國朝百年沒有的大勝,這該怎麼賞?平亂雁門,掃蕩蒙古,圍魏救趙,這更是絕大的功績。

如果按照這些軍功政績來升賞,那現在的呂漢強就應該是這大明第一人了,不給個公候都說不過去了。

但真的讓呂漢強上位如此,真的讓他帶著他的孤臣黨掌控大權,那自己的位子還怎麼能坐的穩當?

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他們可以掌控朝堂,但他們敬畏皇權,說穿了,不管他們怎麼折騰,最終不過是皇家的一條條狗,而呂漢強則不然,他嘴上整天喊著的是忠君愛國,見到自己也恭敬非常,但從他的眼神裡,從他歷來行事的離經叛道里,就看不出一點對皇權的敬畏。在這個時代,這樣的眼神只有兩種人才有,一種是超然的隱士大賢,而另一種便是曹操王莽。

大賢隱士?呂漢強連邊都沾不上,那剩下的就只有一個了,想想一旦他掌控大權之後的後果,那將是多麼的可怕?

“可用,但必須提防。”這是崇禎給呂漢強定下的基調。

你若是忠臣,那你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為我做事兒不應抱怨,你若是梟雄,那我這樣對待你就是對你的保護,這就是崇禎的思維方式。

休息一會,大儒們就繼續給崇禎上課,似乎是巧合,也似乎是有意,這次大儒們講授的便是伊尹霍光傳,這讓崇禎更加聚精會神的體會。

授課結束,大儒們依次散去,這時候早就候在外面的稟報的奏事太監們,捧著一摞摞的奏摺魚貫而入,轉眼就將他的書案佔滿。

拿起一個奏摺,看著上面不知所云的內容,崇禎輕聲問道:“有呂伴讀的摺子嗎?他還沒有準備好與建奴開戰嗎?”

然後不等小太監說話,就又吩咐道:“請孫師傅下令,督促呂漢強出兵建奴。”

孫師傅,就是他哥哥的老師孫承忠,當時袁崇煥因為私自議和、擅殺大將等罪名被下獄,老國公戰死,滿貴傷發病亡,京城各地勤王兵馬群龍無首。在此危難之際,孫承宗力保逃回關寧的祖大壽,朝廷亦再次起用孫承宗,“詔以原官掛兵部尚書守通州,協調各地勤王之軍”,統籌全域性。

因此,呂漢強的頂頭婆婆是孫承忠。

建奴這裡已經給呂漢強下好了死套,崇禎這裡也要督促呂漢強出戰,而這時候,呂漢強卻在為找個自己能用的人而焦頭爛額,原因無他,因為他剛剛接到了平陸根基呂煥之的書信,他那裡事情太多,已經不能支撐,需要一個有經驗的人幫他,這個人還就點名要趙梓。

現在平陸已經撤縣成州,按照當初呂漢強的提議,在運城劃出三縣,在澤州化出一縣,加上平陸,四縣合一成為賑災示範府,稱為平陸府,呂煥之因戰功和賑災得力而升任平陸府知府。

新府成立本來就事情繁多,更加上平陸新區各種礦山工廠碼頭等等,都需要精通的人來打理,因此呂煥之一時間忙的是腳打後腦勺,狼狽不堪。

而這次勤王軍東來,呂漢強將最得力的趙梓帶了過來,這更讓呂煥之感覺到無所適從,因此來信懇請呂漢強調趙梓回去幫他擔起新區的大任。

呂漢強也知道,平陸新區是自己最要緊的根本,放個不懂的人在那,一定會壞了自己大事,但現在勤王急,自己身邊沒有一個參謀實在不行,這就是現在呂漢強的短板,缺乏人才。

大明識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