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打賞,求親們了)
天啟七年十二月初,魏忠賢在去鳳陽皇陵的路上,被傳達聖旨的太監追上,在阜城上吊自盡,標誌著閹黨徹底退出了大明的政治舞臺,東林給他的罪名是“某逆。”
當時據說魏忠賢很是鄙夷了一番這樣的罪名和安這個罪名給他的一群人,“我一個閹人,還某逆?你們東林就不能弄出個新花樣來?看來,在羅織罪名上,東林是大大的弱了自己一頭啊。”這也算在心理上,魏忠賢最後一次戰勝了東林。
“好了,這風雨飄搖,讓自己全力奔走耗盡心力的老大帝國破房子,就交給你們這些所謂清流,我再無一身負擔了,可以輕鬆上路了,只不過看後世,你我誰將成為千古罪人。”據說當時的魏忠賢走的很坦然,真的做到了一身輕鬆。
帶著無限感慨,被從人草草埋葬,後在東林黨地要求下,崇禎下令,把魏忠賢地屍體再挖出來,以謀逆罪剮三千刀,並斬首示眾。
和一個死人較勁,這是不是表現出黨爭的殘酷和東林的懦弱?誰知道呢。
天啟七年十二月底,掃清閹黨後,少年天子組建了一個全新的東林黨內閣,一個沒有半點雜音,絕對是一言堂的東林內閣。
東林內閣隨即向皇帝展開了他們強大的治國理念,集體向皇帝建議,應該撤銷掉東廠這個特務機構。因為這種監視對東林君子們地一種侮辱。精神勃發的少年對東林君的道德操守是很信任地,他完全相信即使沒有人監視他們,官員們也不會貪汙國家的錢,而且會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地職務,所以皇帝欣然批准了內閣地這個建議,解散了大明地國家安全域性。
一心要做堯舜之君的少年在解散了東廠以後,又詢問他地臣們,彼此之間還應該如何合作,才能實現他興大明地誌向呢?東林君們認為皇帝還應該撤銷部署在各的地其他監視機構,比如各省地河道監管。
嘉靖皇帝就喜歡派太監監視治河。因為當時洪水屢治屢犯,所以嘉靖不厚道的懷疑是下面的官貪汙了治河地公款。但是他又苦無證據,所以乾脆派太監出去監督治水,這種不信任讓官切齒痛恨,並在隆慶朝成功的將之廢除掉。
他們的理論就是,其實,我們能夠做的更好,但是,在不被信任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消極怠工。
萬曆天子一點也不像他懦弱的父親,反倒更像他不厚道地祖父,所以萬曆親政後不但重新派出了太監監督治水還將之大大強化,宣佈治水的款項一律要經太監過目。以往發洪水地時候,皇帝拿官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地,但皇帝拿太監卻很有辦法。萬曆規定一旦出現洪水,那他就會不問青紅皂白的處死監督太監。
當然,按照人性本惡的推論,那些太監被處死的同時,當然要攀咬些正直的官員墊背,然後,皇上就矇騙了,然後,就冤死了許多好官。
這個做法雖然蠻不講理。但卻極大的激發了河道監地工作熱情,萬曆朝當春汛秋洪到來時,不少河道監地主管太監甚至會搬到河堤上去住,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太監死於萬曆的這條野蠻法律之下,因此官比憎恨嘉靖皇帝更甚的憎恨萬曆皇帝地這條惡法。
天啟朝東林黨掌權後再次收回了河道太監,從天啟元年到天啟年魏忠賢掌權以前,東林君在全國範圍內沒有修過一次河道。當然,魏忠賢上臺之後,恢復了這條惡政,於是,國家浪費了無數銀錢,雖然多少修繕了下水利,但是,卻又養活了一幫貪汙分子。
貪汙犯不是自願的,沒有東西可貪,當然就沒有貪官,因此上,為了杜絕貪官,最好的辦法,就是沒有事情可做,沒有銀子可貪,這次天子既然垂詢,東林內閣立刻就把河道監當作魏忠賢地惡政舉了出來。
既然這條法律是在魏忠賢構陷東林君後頒佈地,少年天子就認同它肯定是一條邪惡地規則,他相信侮辱東林君地德行,就是在破壞君臣之間地和睦和信任,所以天子就又欣然下令收回全國地河道監督太監。
在呂漢強地前世記載裡,自從崇禎收回河道監督太監以後,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整個大明在十七年內就再也沒有修過一次河、治過一次水,無論是黃河還是長江、無論是山東還是浙江。在這十七年裡就任由河水一次次氾濫,每次東林君都藉口“節約”把修河治水款搞沒了。
一次次上書改革,一次次被少年天子採納,東林內閣和朝野地東林黨人為天子的英明決定而高呼萬歲。
隨後內閣就又提出了減稅地一攬計劃,他們認為天災主要是由萬曆胡亂收稅招來的,現在正是撥亂反正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