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1 / 4)

1槐喚兇髯芩玖畹木�懶�蝗��榻ㄓ�1941年,是由武工隊和地方武裝一部合編而成。總之這3個連,不是“老紅軍”就是“老八路”。不過,按該營史館記載,一營於1944年組建。團是老團隊,連是老連隊,營卻是“後生”的很。以一般常理來推論,許多人會整不明白。

第十四章 光榮營隊(二)

想起有一篇課文,印象很深,這是毛澤東寫給他的老師徐特立的。其中說到,徐特立入黨的時候,正是有許多人離開革命隊伍的時候,1927年白色恐怖籠罩中國,離開革命隊伍的人也是多了去了,葉挺也是在這時候去了國外。當時的5萬黨員只剩下了1萬。這是中國革命的一個低谷。類似這樣的低谷,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就是1942年。這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從50萬銳減到30多萬,黎明前的黑暗就是在這個時期。五團這樣的主力團,也不得不作調整,精減了營的建制。團直接指揮6個連隊,當時也稱其為小團。一營的營部就這樣一度撤銷,直到1944年再行恢復。

現在要關心的是,教二旅五團一營是從哪裡來,是哪路好漢,能報得上姓名嗎?其實這話題我前面已經露過風了。1941年8月五團與邊聯支隊合編,這個營就是來自邊聯支隊,果真如此嗎?且慢,還有話說。邊聯支隊的這個營又是何方神聖呢?原來在邊聯支隊與五團合併之前,還曾與嶧縣支隊合編過,而嶧縣支隊又和六八六團二營合編過。也就是說,六八六團二營轉來轉去成了老五團的一營。六八六團有部隊在五團,我想這多半是沒有什麼疑問了,有個紅軍連足以作證。但我最關心的是二營營部是否也去了嶧縣支隊,姑且是的,那麼裡面玄機就大了。

但我現在只能說,這個營還真是“冤”。想當年萬水千山都過來了,紅軍整編之初,紅四師第十一團被整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六團二營。六八六團3個營,一營是原紅四師十團,即以後三十八軍三三四團,著名的平江起義團;三營是紅四師十二團,即以後十六軍一三九團,也是大牌的紅軍團。那麼二營呢,今天在哪呢?都是當年的紅軍團隊,有的風光無限,有的悄無聲息。對軍隊番號的延續,在我看來也很微妙的,嚴格一條線紋絲不動,在長期的戰爭中也不太可能,有的發展、有的調整、有的剝離、有的消溶。所以對一支部隊的延續,許多時候會溶進軍旅文化元素,甚至有人認為只繼承了番號就算是血脈相通了。對於這個問題,我總是圈外人,不作深究了。雖然,二十三團一營沒有這頂“紅帽子”,但這個營後來名聲非常響亮,甚至可說是響譽全軍。

1946年6月9日傍晚,突擊棗莊的一營進入了前沿。指揮所裡,政治處主任王良恩發現多了一個人,據說脾氣向來溫和的王主任厲聲道:“誰讓你來的?”

來的這個人就是團集訓隊指導員張明。集訓隊,我想相當於今天的教導隊吧,集訓多為連隊骨幹。張明任集訓隊指導員前是二十三團一營一連指導員,聽說要打仗,就偷偷“溜”到火線。當然,擅自離開崗位可是違反紀律行為,無怪王良恩要發火了。

發火歸發火,張明畢竟是團裡的一把“好手”。參謀長看到張明卻很高興,馬上要他去了陣地。打下棗莊後不久,張明又回到營裡,而且“官”升一級,當上了副教導員。一營營長姓張,名叫張先軍;副營長姓張,名叫張興常;張明提升教導員後,新來的副教導員還姓張,名叫張建中。因為四人同姓張,當時一營也被人叫作“張營”;也有說叫“四張中隊”的。若在*時期,這樣的班子,會被稱作“張家店”。

關於一營的來龍去脈繞來繞去,想來也是保括筆者在內的一廂情願,也許答案很簡單,看一下二十二軍戰史就一目瞭然了。也有人回憶,是羅榮桓從一一五師抽了兩個紅軍連給蘇魯支隊作為骨幹。

至於陳老總夜半造訪“張營”,我是從一本人物傳記中得來的,是實是虛我也難說,但一營幾個主官副官都姓張,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我接下來再說營隊的四個小校。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五章 營隊小校(一)

沒說錯吧,我說是小校,不是少校。少校是泊來的,小校是本土的,我們老祖宗都是這樣稱呼小軍官。

“四張”都是山東大漢,清一色的“三八式”。有書說,張建中參加革命稍晚,但我看過一個史料,張建中不僅不晚,甚至有可能最早。張建中1938年2月入黨,只是年紀要比張明大4歲。營長張先軍28歲,是魯南軍區有名的戰鬥英雄,副營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