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平,副司令錢鈞、副政委王六生一個不落,都出來坐陪,據說這是從來沒有的事。吃完飯,許世友拉開家中的槍庫,要張明隨便挑一支。張明也不客氣,抽出一枝,許司令一看:“你眼睛亮!這槍一筒打禽一筒打獸……”明白了吧,送的都是獵槍。這大概是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末。

上個世紀70年代初,舟嵊要塞區副司令員康明才也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當年舟嵊要塞區在南京戰區真是很有地位,當年這些“三八式”能坐上這個位子,稱得上是中國軍隊的“少壯”派。送槍的故事,這是我在一本張明傳記中看到的。

張明、林茂成、郭繼勝是八師也是二十二軍營長中最為著名的“三英”。

張明,山東鄒平人,1938年5月,張明13歲就當了八路軍。對於小八路的形像,莫過於人民領袖毛澤東和兩個小戰士的親切交談照片,想必許多人一定都看到過。小紅軍、小八路,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中一點也不罕見,小兵今天也有,當然多是在一些藝術或體育團隊裡。說來像張明那樣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戰鬥英雄,也是“小演員”出身呢。這說來一點也不奇怪,畢竟軍隊是要打仗的,槍都扛不動,談何殺敵。所以,儘管參加革命的少年很多,但在作戰部隊,尤其在正規的連隊裡是很少見的。抗日戰爭最艱苦日子裡,機關裡許多小兵還被“堅壁”在老鄉家裡或者動員回家。中國不是伊朗,高呼“真主萬歲”,讓成百上千的少年衝向雷區。中華民族雖然有尚武傳統,但婦孺不是萬不得已,是不參與戰爭的,故花木蘭從軍要女扮男裝。

第十七章 營隊小校(三)

張明最初也是在機關當勤務員,以後又在一一五師戰士劇社、魯南劇社當過宣傳員。到了1942年,張明從少年也成毛頭小夥了,這才去了戰鬥連隊,在魯南軍區五團一營一連當文化幹事(一說是沂河支隊七連青年幹事)。文化幹事肯定是個幹部編制,這個編制現在我們很陌生,我只能估計是排級幹部,前國防部長遲浩田將軍也當過文化幹事。1943年5月張明調到軍區輪訓隊學習,學習結束後,他卻被派到邊聯縣六區區中隊的任副指導員,也可以說去了“地方”,以後又隨地方武裝的升級來到五團,我想這應該是1944年以後的事了吧。

從張明參加革命的經歷來看,機關、劇社、連隊都幹過,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生性活躍,喜吹拉彈唱,當政工人員也是非常適合的。確實如此,張明是二十三團最出色的指導員之一。人們看到張明在戰鬥中的閃光,還是在津浦路戰役後階段的泉源之戰中,戰後張明被評為甲級戰鬥模範。但真正讓他在八師名聲大振,是宿北戰役的峰山攻堅戰。

“誰說陳毅不會打仗”。都說出自陳毅之口,但有版本說,這是陳毅大怒時候說的;也有版本說,這是陳毅大笑時說的。如果沒人能確鑿“舉證”,那麼宿北大勝後,陳老總開懷大笑更為合理。如果說這不過是演繹,“莫須有”的事。那麼,陳毅喜歡作詩總是沒人否認的。此戰後,陳毅留有一首五言詩,其中有兩句是,“試看峰山下,埋了戴子奇。”

眾所周知,六十九師師長戴子奇葬身之所是在人和圩,但陳老總為何要說峰山呢?當然,我不否認這裡“峰山”有修辭的功用,但我想陳毅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員,應該有這樣的戰場的判斷,峰山是宿北戰役的關鍵所在。攻佔峰山,二十三團一營是有頭功的,但這一仗,一營打得最後不到兩個班,三個“張”都被抬下戰場。

這三個小校參軍時他們或是熱血方鋼的青年,或是朦朦懂懂少年。“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對他們來說聞所未聞。他們能在軍中遂以步步升遷,如果僅從一個軍人的角度上說,當然首先是他們的勇敢犧牲精神,再就是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

如果沒有戰死沙場,建國後,他們若還在軍中服役亦無大的閃失(一說轉業人員中也有授勳的),那麼都有資歷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或三級解放勳章。上個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勳,其中頒發三級獨立自由勳章31098枚;三級解放勳章54879枚。這一次授勳總人數61000餘人,這樣就有5萬人以上被授予三級勳章。他們應是是抗日戰爭中連職軍官和解放戰爭中的營團職軍官。而可以肯定的說,授予三級勳章人員中,營以下的“小校”又是絕大部分。可以說,他們是為共和國誕生而征戰的數百萬將士的中堅。

不過,他們中間的大多數人,那麼一點點"功名",與"高官厚祿"不會相交。今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