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的大問題上,這些突厥人也越是齊心。
突厥經過對順朝的一場慘敗之後,已經不足以懾服整個草原,不論是一些舊有的突厥大部族,還是突厥的新興貴族,都知道,如果不齊心,就將會被別的部族所取代,而草原上也會易主。
迎接儀式到下午結束,劉愈讓人送突厥使節暫時到國驛館去休息,至於哪些進貢的牛羊,劉愈則沒讓其進入長安城。主要長安城並非是草原放牧的地方,光是這麼多牲畜的飼料問題就是大問題,劉愈讓戶部的人暫時在城外找了幾個大點的地方來作為臨時的“牧場”,安置了這些牲畜。對於這些貢品,劉愈覺得很麻煩,最後想了想,還不如殺了給長安城的百姓吃肉,當是過年了。
於是在臘月初八,突厥使節到長安城的第二天,朝廷公佈榜文,表明了朝廷要“與民同樂”的決心。定於在臘月十五左右開始宰殺突厥進貢來的牛羊,在城中一些地方發放牛羊肉,城中居民可按戶領取。至於牛皮和羊皮,劉愈也想好,準備一併送給城中的居民,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劉愈也沒覺得心疼,在這年頭肉類可是平常百姓人家常年享受不到的珍貴口食,尤其是還是牛羊肉這麼“稀罕”的東西。
對於朝廷要與民同樂,百姓自然是擁戴至極,但官員那邊卻是頗有微辭。朝廷向大眾百姓發放福利,這在大順朝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不過就跟突厥是歷史上第一次進貢順朝一樣,劉愈做什麼事都講求開先河,這些官員提出了一些反對意見,最後也不了了之。劉愈的決定很難為人所更改,尤其還是令百姓擁戴的“英明”決定。
臘月初八,朝廷在峰翠宮舉行一場簡單的宴會,宴請突厥使節隊伍的代表,緹木爾和一些部族的小首領,一方面給他們親近天朝上邦天子的機會,一方面也是彰顯順朝對藩屬國的“仁愛”。招待宴會由柴錦主持,劉愈和琪兒都在座,本來宴會舉行的也挺順利,雖然在宴會上,只是順朝人一方的獨角戲,又是表演,又是官員對突厥使節刁難等等,不過突厥一名使節最後突然一句“聽說貴國長安城不太平”,令整個宴會的氣氛到了很尷尬的地步。
很多自以為是的順朝官員,在聽到這聲之後也感覺到臉紅,因為長安城在近來的確發生了不少的事。
宴會在一種不太友好的氣氛中結束,劉愈沒太在意宴會上發生的事,本來順朝官員去責難突厥使節就不在他計劃之列,但這些官員似乎很喜歡錶現天朝上邦的優越感,對人家逼的急了,遭了人家“羞辱”也並不意外。
劉愈回到內廷之後,想了宴會上發生的事情,總覺得三清教應該會做點什麼來破壞順朝跟突厥之間的關係。此時肅清三清教的行動,雖然暫時已經告一段落,但畢竟一些首犯仍然在逃劉愈也知道這麼拖下去不是個事,不如來個“引蛇出洞”。
劉愈把自己的一些嫡系人馬叫進宮裡,有李糜、王虎和瞿竹,劉愈沒找愣頭愣腦的霍病,這次他找這三個人到宮裡,就是為商量引蛇出洞的計劃。
既然現在明面上的三清教教徒,已經清理的差不多,那就應該放開長安城中的戒嚴態勢,令城中百姓的生活趨向於平穩,在合格基礎上,放鬆對一些地方的守衛,給三清教的人“機會”。而被放鬆守衛的地方,首先便是突厥使節下榻的國驛館,劉愈覺得這應該是三清教想發動襲擊,最惦記的地方。
等把引蛇出洞的計劃安排完,劉愈又找了軍方的一些將領到宮裡,商談了一下長安城外圍的肅清三清教行動的同步開展。劉愈準備讓長安城呈現出一種從內緊外鬆狀態,到內鬆外緊狀態的轉變,把軍隊的搜查從城內擴大到城外,以長安城為輻射,周邊二三百里內的城市為邊界,開始一次新的肅清行動。
劉愈只是靠之前的一個月時間,把長安城內部三清教的勢力清洗了一遍,對於關中各地方,只是做了簡單的平息,其實很多地方所作的肅清也達不到劉愈的要求。劉愈是想借著機會,一邊開戰長安城外圍的肅清,一邊令長安城內隱藏起來的三清教餘黨以為朝廷把視線從內轉到外部,令他們拋頭露面,一舉將他們殲滅。
等劉愈把軍方的部署都安排妥當,一場新的肅清行動便如火如荼展開了。這時候,朝廷要面對的兩件大事,一個是三清教的進一步肅清,另一個是突厥使節的到來,劉愈盤算了一下,可以把精力仍舊擊中在三清教的肅清上來,至於突厥那邊不用太在意。
劉愈在迎接的宴會之後,便表現出對突厥使節隊伍的漠不關心,看似是對突厥使節“不敬”的回擊,其實也是給突厥使節施壓。劉愈已經接到了緹木爾送到宮裡,向大順朝借兵的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