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那也應該由皇帝來決斷他的生死,顯然閔少頃越權了。
何茂沒有多言,花集安也好像是隨口一說,兩人又像是漫不經心交談幾句,一切都很詳和,連何茂的侍衛也沒察覺異樣。但花集安最後卻說道:“若是何將軍覺得閔少頃來執掌軍權,會比武義侯更合適,那在下也無話可說,若和將軍覺得順朝安危不應該繫於閔少頃這等以下犯上的賊人,北方草原也該用更合理的方式,徹底平定此患,那何將軍今夜不妨一敘!”
花集安給了何茂足夠的考慮時間,這也是讓何茂來作出決斷,到底是選擇繼續幫閔少頃,還是選擇幫劉愈的舊部屬。雖然何茂不知道花集安到底現在是在為誰謀事,但他能感覺出,花集安的態度跟劉愈是一致的,那就是要用武力讓草原徹底臣服,而不是今天打明天休,日後再打再休。
何茂是軍人,不懂婉轉,其實在大多數軍人的心中,榮耀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就算那些投靠了閔少頃的將領,對於閔少頃的撤軍也頗有微辭,畢竟現在機會這麼好,能一舉將突厥平定,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以後突厥人東山再起,不是還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來流血犧牲?
當晚,何茂便屏退開侍衛,單獨會見了花集安,兩人商談到很晚,之後何茂秘密回去,聯絡了很多曾經在邊軍中叱吒風雲的人物,很多也是定國侯的老部署。對於定國侯劉兆,雖然很多人覺得他自負,但無人可以否定他對邊軍所作出的貢獻,定國侯也算是順朝抗突厥的名將,現在定國侯不在,而閔少頃又這般擅權,令邊軍的一些有氣節的老將頗為憤慨。
定國侯劉兆被這些人逼走了,現在定國侯劉兆的兒子打了幾百年來僅有的一次大勝仗,就被自己人給害死,這還有天理?不是你說誰是權臣誰就是權臣,很多人也認為,劉愈雖然有些專權,但對於新皇,他是有輔佐之功勞,在平定淮地之後,劉愈也的確在做到抽身事外,這讓一些老將在私下裡交談也很佩服。
於是,一場針對閔少頃的奪權在有條不紊預謀中。(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九章 各方角力
霍病、李糜和隋乂三人的遲遲不回軍,讓閔少頃感覺到危機,本來他認為,以這三人的政治頭腦,不會意識到他的大陰謀,但現如今他們卻在做一件跟他對抗的事,就是兩軍相持。這是要出內亂的徵兆。
閔少頃所率領的軍隊都是在草原之戰開戰之前就撤走的部分,有兩萬多兵馬,而劉愈舊部屬也率領著兩萬多兵馬,相比而言,閔少頃的兵馬稍微多一點,一旦開戰,閔少頃毫無勝算。因為誰都知道,劉愈的舊部屬中包涵了新軍,還包涵了霍病那個戰爭狂人,閔少頃只能用政治途徑去解決這件事,他甚至在考慮,親自去一趟城外六百里外的軍營直接奪權。
但很快,金堯城裡的特別狀況引起了閔少頃的警惕。
一些原本已經被架空的老將,竟然次次出席了軍事會議,這些人突然對軍議的踴躍,讓他隱隱感覺到一些苗頭,為了儘早解決出征軍軍權的問題,閔少頃不得不召開一個正規的會議,此時天子那邊也已經下達了聖旨,聖旨的意思很明顯,讓閔少頃暫時在劉愈失蹤時接管軍權。閔少頃有了聖旨作為後盾,覺得一切都該水到渠成。
軍事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就是在後劉愈時代由誰掌管軍權的問題,閔少頃有聖旨在手,會議進行的很順利,那些閔少頃原本還擔心會鬧事的老將,在這次軍事會議上也老老實實,連句怨言都沒說。於是在軍事會議之後,閔少頃從自封的代主帥變成了大順朝軍隊名正言順的主帥。緊接著他讓人帶著聖旨的副本。去霍病的軍營奪權。選來選去,這個人為馬峰最為合適。
馬峰和閔少頃算是故交,也算是患難兄弟,二人從徐州開始就已經成為摯交,這次反劉愈的主意還是他提出來的,閔少頃不擔心馬峰會中途反水。若是馬峰接管了霍病和李糜所部,那整個軍隊都將落在他手上。
但是馬峰卻不肯去。
閔少頃在軍事會議結束後便找馬峰談過,馬峰的意思很明確。這次去奪權,其他誰去都合適,他去不合適。也不說理由,讓閔少頃一頭霧水。照理說現在大事將成,劉愈已經被除掉,他的那些舊部屬也只剩下霍病這一個心腹大患,帶著聖旨副本去,霍病還有不遵聖旨的道理?
但閔少頃再一想,霍病還真有可能不遵聖旨,那麼一個渾人。就不知規矩為何物,以前劉愈能壓得住他。現在劉愈不在,誰還能管束的了?閔少頃再看馬峰的為難,大致想到,劉愈的情報人員遍佈全軍,若是被霍病知道劉愈是被馬峰害死的,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