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2 / 4)

小說:錦衣風流 作者:蠍子王

。您想想,臣要為了賺錢,為何不去開發地產,做其他生意;哪一項不比搞什麼火器兵工廠安穩賺錢?為何來趟這渾水?還不是因為臣的一片拳拳報國之心麼?臣就擔心有一天我大明軍隊不是他國的敵手。兵者,國之大事。故而從武備上入手,乃是最為快捷提高實力的辦法,皇上焉能誤會我這一片苦心。”

正德被宋楠這一番話說的頗為感動,沒想到宋楠竟然如此忠心,比其他任何人都關心大明社稷的存亡,自己還說他發國難財,這也太傷他心了。

“皇上若覺得臣是發國難財,朝廷可以不採購,臣也可以不用這些火器,皇上要臣去西北,臣遵命便是,但是勝敗之數臣不敢保證,步了徐光祚的後塵,皇上可不要怪我,臣不是無能,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正德擺手道:“說這些作甚?朕只是隨口開個玩笑罷了,準了你便是。三百萬兩銀子,戶部要鬧翻天了。”

宋楠哼了一聲道:“三百萬兩就算多麼?在這之後,我還需要採購三百萬兩的火器隨軍呢。”

正德嚇了一跳,叫道:“你還要?兩百門還不夠?”

宋楠道:“趕走西北的十幾萬韃子或許夠了,但要想一勞永逸,那還需大批的火器。”

正德愕然道:“一勞永逸?”

宋楠道:“臣所提的第二個條件便是這件事,須得皇上定下方略。臣認為,我們跟韃子這麼無限制的對持下去不知何時才是個頭;臣這斷時間,不僅是關注戰事,還細細思量了為何我大明邊陲總是難以長治久安的原因,在諮詢了不少有識之士之後,臣綜合自己的判斷得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什麼原因?”正德極為感興趣。

“河套既失,邊鎮難安。一切的緣由都在於河套地區的丟失,臣此次請皇上下旨,驅逐韃子之後,准許臣率兵收復河套,將韃子趕回狼山、陰山、大青山以北的荒原上去,讓他們失去河套水草肥美之地,從此再無力恢復生氣,無力進犯我大明邊陲。”

正德腦子裡一片漿糊,他壓根不明白宋楠說的什麼河套問題是怎麼一回事,他也不懂這些戰略上的大局觀,但他從宋楠的神態和口氣中聽出宋楠說的是一件大事,一件極大的大事。宋楠的意思好像是說,不僅要驅逐走入侵西北的韃靼人,還要將他們趕的更遠,趕到天邊去,永遠不要煩自己。

所謂河套地區,通俗來說,是指黃河幾字灣流經的大片流域,黃河充沛的水資源在這裡塑造了一個北方的魚米之地;從賀蘭山到大同宣府以北的大片區域,水草肥美,物產豐富,是塊膏腴之地。

大明朝建國之初,在河套地區的防禦是以大寧、東勝、開平三衛連成一線,形成一個防禦體系;正值小冰川時代的來臨,北方氣候嚴寒,冰雪難消,孤懸於外的大寧東勝兩衛無法屯田自足,朝廷的物資也難以運抵補給,不久後,大寧東勝兩衛便宣佈撤銷。剩下開平一衛獨木難支,終於在宣德五年宣佈撤銷,所屬全部百姓隨之內遷安置在河北山西鳳陽府一帶。

而永樂大帝起兵之時,借用了原屬寧王的蒙古軍隊協助,後來永樂登基之時,便索性將原來大寧衛的地盤送給了蒙古人。

表面看起來,永樂帝當年放棄大寧東勝衛的做法無可厚非,因為防線的遙遠漫長,補給的困難,防禦的諸般難處,以及寒冷的天氣,都似乎預示著收縮防線到長城以內防守乃是上佳之策。但其實,收縮防線便預示著放棄長城以北的大片地域,蒙古各部落紛紛往南遷移,最後整個河套地區盡數被蒙古人所佔據;而這裡充沛的水資源,豐富的物產,也讓佔據此處的蒙古人樂不思蜀,這裡幾乎成了蒙古人的大本營。

然而,弊端還不在於這麼一處,由於放棄河套地區,導致了蒙古韃子可以直接和大明朝的幾大邊鎮對峙,等於洞開了北方的防禦縱深,在門口養了一群狼。固然大門堅固,防禦嚴密,但狼總歸是狼,他們總歸要擇人而噬。

正統十四年夏,蒙古狼露出了獠牙,蒙古大汗也先揮軍兵分數路東進南下,東面攻擊的是大明控制的遼東,而南邊攻擊的是甘肅、大同、宣府一線。之所以能這麼快便攻擊到大同宣府這些邊陲重鎮,便是因為河套控制在韃子手中,他們並不需要越過狼山陰山大青山遠奔而來,而是裝個身便將屠刀砍向大明的大門。

在後來,眾所周知的土木堡之敗,大明元氣大傷,與其說土木堡之變是王振這個太監的責任,還不如說,追本溯源,當年大明放棄大寧東勝開平三衛,失去對河套的控制,便是為後來的敗局埋下了禍根。

自此之後,大明邊鎮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