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部分(2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了華夏部隊的側翼,兩個伊朗師和俄國部隊和將近4個師的奧土兩國部隊戰成一團。奧土兩國軍隊巨大的兵力讓初上戰場的伊朗部隊趕到了很大的壓力,甚至也讓華夏感到有些意外,這意外不是奧匈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太高了,而是感覺有些低!

“不應該啊,伊朗軍隊居然能守住防線。”彭毅看著地圖上華夏軍團側翼方向上的兩個巨大的紅色箭頭陷入了沉思,奧匈好歹也是列強級別的啊,在一戰中也不乏精銳軍團,這次更是集中全國的精銳力量堆出來一支部隊,在前不久結束的攻城戰中,雖然田勇按時拿下來這座城池,但是對奧匈守城部隊的評價也是很高的。雖然伊朗部隊擁有華夏提供的大量裝備,但是裝備水平和華夏正規軍相比還是要差一截,至於戰鬥經驗更是沒有。面對兩倍的敵人還能守住這已經不能用奇蹟來形容了。其中肯定有貓膩。

“古德里安將軍的裝甲部隊已經到位了?確定華夏沒有發覺嗎?”面對身旁的德軍聯絡人員,施拉格再三問道。

“華夏空中偵查被我們死死的擋在了東面,為此我們付出了兩個中隊被打殘的代價,不過好在側翼不是主要戰場。對方還沒有太過認真。目前,他們已經投入了三個整編師的兵力,除了剛剛完成攻堅正在休整的一個師之外,他們似乎已經沒有預備隊了,如果對方發現的話。他們應該會有所保留。”聯絡人員說道。“而且從目前空中偵查反饋回來的資料來看,對方似乎沒有增兵側翼的舉動。”怕無法說服眼前這位上將,聯絡人員又補充了一句。

“從理論上說,華夏現在除了目前那支正在休整的裝甲師之外應該沒有別的成規模的預備隊了?”施拉格自言自語道,要說華夏沒有一點預備隊,施拉格是不相信的,但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同盟國認為華夏已經投入了全部的兵力,剩下的預備隊不會很多。而現在奧匈從西面攻擊華夏側翼的伊朗部隊,而古德里安則位於西南部。處於華夏和伊朗兩國軍隊的結合部。而且似乎還沒有被華夏發現。如果情況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同盟國勝利的把握無疑又增大了幾分。

“當華夏軍團沉浸在正面戰場的勝利的時候,殊不知我們已經在他們側翼蓄勢待發。”在給施拉格的電報中,布勞希契請求奧匈軍隊能主動出擊,徹底調空華夏的預備隊,然後為古德里安的穿插創造條件。

“大家同時發起進攻會更好。我們有配合友軍戰鬥的義務,但是沒有為友軍充當炮灰的義務,我們去強攻對方嚴密設防的防線已經是仁至義盡了,而貴方卻在穿插兩者結合部這個問題上畏首畏尾。我們正面是裝備精良依託陣地防禦的兩個伊朗師。而古德里安將軍正面則是對方脆弱的運輸部隊,如果他的坦克連對方的卡車都對付不了的話。那麼對方有沒有預備隊其實並不重要。”施拉格十分不滿的說道,因為在他眼中,古德里安的做法有摘桃子的嫌疑!

從客觀上來說,德國人確實為古德里安儘可能的清理障礙。不過這絕對不是為了將某人塑造出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而是實在沒辦法了,經過長時間的正面交戰,德國AB兩個戰鬥群損失慘重,連莫德爾帶來的援軍都填上去了,正面是實在沒有取勝的可能。再打幾天的話補給就不夠了。那麼全軍就只能撤退。所以,他們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古德里安的側翼突擊群上,德軍主力都去拉嘲諷了,自然也希望奧匈部隊配合一把。

雖然奧匈是德國的小弟,必要的時候應該為大哥擋槍子,但是施拉格是一個軍人,在戰場上不會估計什麼政治形式和國際局勢,他的底線就是大家一起動手,即使華夏有預備隊也要雙方一起分擔壓力。相對於德國人來說,施拉格對局勢還是很樂觀的,兩個伊朗師在他眼中不算什麼,他們之所以能扛下來的關鍵是施拉格還沒有竭盡全力,這其中一方面是準備還不夠充分,另外一方面就是他自己不想單獨面對華夏預備隊。奧匈已經為了分散對手扔掉了一個精銳師。憑什麼再為後者拉一次仇恨?

於是乎雙方直接開始用電報打官司。為最後發起總攻的時間和步驟進行調整。在打了無數嘴仗之後,雙方最終確定同時行動。德國正面軍團會發起有限度的進攻來牽制華夏正面的三個師。防止對方回援。奧匈軍團和古德里安的側翼集團同時發動進攻,但是在突破華夏防線後奧匈部隊應派出一支部隊向南接應古德里安集團,併為其提供相應的補給。雙方在都做出了一些讓步後,最終敲定了攻擊計劃,整個戰役的第三階段即將拉開序幕。

如此大規模的合作與行動必然伴隨著無線電訊號的激增,也許古德里安能管住自己的部隊儘量少用無線電通訊,畢竟他麾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