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到一線指揮官身上。古德里安開始打的非常順暢。到最後了面對處於防禦狀態的對手死活就是打不動。這有嘛辦法?一群狼打不過一群非洲象,這不能怪狼不聰明,只能說實力懸殊太大了!至於斯托克豪斯嗎?雙方打的是遭遇戰,開始被對方射程超遠的火箭炮洗了一遍。然後雙方撞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只能是硬拼,雙方素質差不多,裝備差一大截,那麼戰局就不存在什麼懸念了。德國人不跪沒天理啊!
其實魯登道夫說道也未必全對。29型坦克殲擊車不過是在原有坦克上衍生出來的車型。從水平上來看,29型坦克和4號其實屬於一個水平,只不過華夏認真挖掘了改型底盤的潛力。並且犧牲機動性提高火力和防禦。生產了一種適合防禦的坦克殲擊車。而德國人因為把注意力放在了虎式坦克上面,所以對四號坦克的挖潛還是比較有限的。後來以四號坦克底盤為基礎誕生的裝備了88MML56火炮的四號坦克殲擊車在2戰初期大放異彩,則充分證明了這個觀點。
而且從爬科技樹的角度來看,德國人實際上還要比華夏快一些。華夏目前的坦克設計計劃中並沒有50多噸的坦克。其根本原因還是受制於發動機。華夏飛機發動機有英國的莫林和美國的雙黃蜂。但是坦克發動機可沒有德國的邁巴赫。發動機問題遲遲限制了華夏坦克重量的提升。進而限制了重型坦克的出現。雖然最終肯定可以搞出一款550馬力以上的發動機,但是實際上在重型坦克研發進度上華夏是落後於德國的虎式坦克的。德國人雖然也沒有搞出老虎,但是子系統的研發已經完成,樣車也正在進行試驗。最多1年就能出來量產型。然後經過磨合後投入部隊進行換裝。
不過不管怎麼說,華夏裝甲部隊無論從防禦還是從火力上來說已經走到了德國人前面。面對厚重的88MM傾斜55度的裝甲和威力巨大的90MML45主炮,所有德國裝甲單位都在它面前瑟瑟發抖!105MM高炮也只能在較近距離上摧毀對手。如果不是防禦作戰而是遭遇戰的話。那麼沒有防護的105MM高炮多半也要跪!於是乎,正在試車的老虎就必須圍繞兩個問題展開,一方面是能打得穿,另外一方面是能扛得住!
不過萬幸的是,正處於孕育階段的虎式坦克至少從資料上做到了這一點,不至於被推翻重來,從火力上來講,這款虎式坦克使用的雖然和歷史上一樣都是88MML56火炮,但是除了身管長度一樣之外,使用的炮彈規格卻是不一樣的,歷史上的88MML56高炮使用的發射藥筒是570MM。而這個位面上的發射藥筒長達750MM。僅次於歷史上FLAK41型88MML71的855MM藥筒長度。這個位面虎式坦克使用的炮彈全長達到了近1米!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穿深自然要超過歷史上老虎使用的火炮!
至於裝甲防護嗎?虎式的正面裝甲首上部分達到了100MM傾斜55度。首下也有70MM傾斜45度。炮塔正面則是180MM。這樣的裝甲厚度足夠讓90MM級別的火炮抓瞎。側面裝甲的厚度厚達60到80MM。如此恐怖的資料讓虎式坦克正面可以抵擋現有幾乎所有火炮的攻擊,包括威力巨大的105MM高炮。側面在實戰中可以抵擋幾乎所有75MM級別的火炮。如此厲害的設計導致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虎式坦克重量的上升,從最初的50噸上升到58噸!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不是還好、sczboy的月票支援~~~。下週側位沒推薦了,只能求各位書友的支援了~~~~~。(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虎、豹!
虎式坦克重量的上升導致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開始的時候虎式坦克的穩定性並不好。於是乎幾乎所有的虎式坦克又拉回去重新改進。甚至對圖紙都進行了一些修改。不過幸運的是,虎式坦克最終在2戰爆發前一年最終穩定下來。隨後進入量產階段。而虎式大量服役的結果就是德國裝甲部隊前期在歐洲、非洲以及中東、南亞的交戰中佔盡優勢,其技術效能超過了同時期所有的國家的現役坦克!
虎式坦克幾乎是全須全尾的留下了。但是他的表兄弟獵虎兄卻被迫大改。原因無它,兩次戰爭中的裝甲部隊劣勢讓德國人不得不多打一些提前量。原本幾乎已經敲定的88MML71級別的主炮最終被推翻。德國人最終決定在獵虎坦克殲擊車上安裝了一門105MML62級別的火炮!這款火炮遠超當初的兩種預選主炮。原有的戰鬥艙要徹底改裝,車體也要進行極大的改變。以容納巨大的火炮和所配屬的彈藥。而在一番加強之後,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