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部分(3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的時候獲得足夠強度的攻擊火力,徐傑會在軍一級給他們安置加農炮和重榴彈炮。這些火炮將被放置在卡車或者半履帶車底盤上,以保證機動性。當然加農炮也不會很多,而且可能會根據載具的情況下予以一定的簡化,比如說縮短炮管長度什麼的。其目的就是讓俄國炮兵在某一範圍內獲得不對稱優勢。

至於更大口徑的火炮。。徐傑想都沒想,因為重量在增加的話,就超過了現階段半履帶車和卡車能夠承載的重量了,想要自行的話想都不要想。而如果不能快速機動的話,面對德國的優勢火力,俄國炮兵的存活率堪憂啊。此外,為了儘可能的提高俄國自行火炮的生存率,俄國版的自行火炮從理論上少帶甚至不帶炮彈,由專門的供彈車提供彈藥。而剩下的重量則為戰車提供輕裝甲。以便可以擋住彈片的襲擊。至於動力的話,徐傑還比比較喜歡柴油機,畢竟這東西形行程比較遠,而且不容易著火。。…。

火炮只是為了彌補這支機動部隊的火力不足,這支部隊真正的戰鬥力來源於精銳步兵和他們手中的武器。讓俄國人和德國人死拼重炮和戰車是絕對沒前途的。就俄國的戰車效能和產能絕對無法和對手相抗衡。打仗講究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打。既然徐傑已經決定讓俄國人找德國步兵的麻煩,找軟肋打。那麼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武器優勢。

今天側位一覺醒來,迷迷糊糊的開啟了電腦。數分鐘後被一串閃亮的數字嚇傻了。。。。。。。嗯,作為一個新手,已經n久沒見到如此多的打賞了~~。大概多長時間了?側位也有些記不清了,大概1年了吧~~~。心中那個激動啊,那個感激啊~~(≧▽≦)/。

在此鄭重感謝米爾修特拉瑟的10000幣打賞和月票支援~~~。側位保證從今天開始至少雙更三天~~~。謝謝大家的支援了~~~。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式輕武器

“俄國將在這場戰爭中面對世界上素質和水平最高的步兵,我們毫不懷疑,在當今世界上,德國步兵是最優秀的步兵,他們擁有一流的武器,優秀的戰術以及最好的素質。 不要被德國人那些設計中的鋼鐵巨獸所迷惑,德國人真正的戰力來源是他們的步兵和炮兵!”————徐傑

在徐傑那個位面上,有很多人認為德國在2戰初期之所以能獲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於裝備上的技術優勢。但是實際上,當人們盤點德國初期的裝甲部隊的編制和戰車效能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這樣。法國的b1型坦克要優於德國的短管4號。b1坦克裝有一門47mml27。6坦克炮和一門75mml17火炮,外加兩挺機槍。最大裝甲厚度60mm。戰鬥全重28噸。在當時絕對算恐龍級的地面裝備了。而另一種法國坦克s35騎兵坦克,裝備一門47mml27。6坦克炮和一挺機槍,裝甲厚度最高56mm,重量29噸。。速度每小時37km,最大行程260km。和同時期的德國短管4號和使用37mm炮的3號坦克比絕對不吃虧。

我們再看看德國前期的裝甲兵力,不過僅僅6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輕裝甲師和4個半機械化“摩托化師”這點兵力和德國陸軍龐大的規模相比實在是太小了。而即使到了戰爭中後期,各種虎豹大量服役的時候,德國坦克和戰車的保有量也不是特別多,而在庫爾斯克之後,德國陸軍更是隻能把裝甲部隊當成救火隊用。所以最終支援德國陸軍打滿6年時間的本源力量還是德國步兵。。…。

德國人對步兵戰術和裝備從來都是相當重視的,比如說1916年開始德國陸軍推出了突擊群的概念,以及後來的暴風突擊隊。在這支精銳部隊中德國人開始為突擊部隊配屬大量的戰壕迫擊炮和各種步兵炮,以及mp18和各種機槍。其火力投射量遠高於普通部隊。為打破當時的戰壕困局找到了一個適合德國人的思路。而在2戰中德國人更是研究了一系列的迫擊炮和各種步兵炮來增強步兵火力。在東線的戰鬥中。德國基層擁有的火力強度遠高於蘇軍。

而現在。徐傑對德國步兵戰術還是比較瞭解的,除了作為穿越者之外,還因為現在的德國陸軍戰術和華夏陸軍都非常相似,強調基層火力配置,強調一個營甚至一個加強連來執行一個戰術任務的能力,步兵班戰術幾乎都是以機槍為核心展開。衝鋒槍負責近戰。步槍掩護並且間或輔以擲彈筒。來對付400米內的對方機槍火力。連排戰術則加入了60mm迫擊炮提供600m左右的殺傷能力。到了營一級則會有80mm級別的迫擊炮,用來提供2000m左右的殺傷力。同時間或會有一些47mm火炮提供直射火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