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即義大利最大的依仗就是它的海軍,如果同盟國能獲得這支艦隊和南部的基地的話,那麼義大利政府是否傾向於德國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但是如果控制了義大利全國,而海軍卻被摧毀或者逃脫,那麼這也會使的勝利失去一半的意義。。德國人很早就想對義大利採取行動了,所以也專門討論過義大利對德國的意義到底在哪!所以德國要麼不行動,要是行動的話,就一定要把義大利海軍牢牢的抓住!沒有這個把握,行動就沒有意義。
而最後一點就是義大利海軍的影響力卻是很大,整個南部西西里島和撒丁島以及亞平寧半島的那不勒斯以南地區無論是經濟和政府都與海軍有著密切的關係,經濟上,義大利的重要造船廠都集中在南部,這些船廠不僅僅提供了義大利海軍的軍備同樣也生產了大量的民船,義大利本身的資源並不豐富,元不如德國,為了國內的工業和生計,義大利對海運的依賴性極大,而這些造船廠和航運企業中大多都有海軍背景,與義大利海軍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而地方政府也幾乎都是有海軍背景的人或者其代言人把持,這也是為何海軍會和其它政治派別發生衝突的原因之一,但是海軍方面對義大利南部的控制力是極強的。。…。
當然了。更為重要的是,義大利海軍同樣有一支實力不容小視的海軍陸戰隊,這支規模在4萬人上下的部隊本來是用於一戰中配合同盟國奪取北非的重要力量,他們在艦隊炮火的掩護下參與了對多個海港城市的進攻,本來這支部隊是從陸軍中抽調的精銳組成的,但是因為在1戰中這支部隊是歸海軍指揮的,同時第谷對於這支部隊還是很上心,無論是待遇還是補給都優於其它部隊。而在戰爭結束後,這支部隊就稀裡糊塗的劃歸到了海軍的麾下,並且負責北非部分殖民地的安全。這樣一來,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同盟國草率行動的話,義大利海軍堅持抵抗,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會因為其它大國的介入而失敗。這個影響對於同盟國來說十分巨大的,所以德皇不得不小心行事。
“現在的關鍵是要尋找一個盟友,一個可以秉承我們的意志並且可以控制整個義大利的人物!我們可以給他們援助。不僅僅是資金和物資上的,甚至還可以直接派出有限的部隊!但是他必須保證可以組織一個有效的新政府並且堅定的站在我們一邊!”威廉二世強調道。。…。
“裡賓特洛甫上校正在尋找這樣的人,而現在已經有些眉目了,一個意圖恢復羅馬帝國榮耀的傢伙已經和我們在義大利的人搭上了線。”當說到羅馬帝國的時候,小毛奇嘴角不由的露出一絲譏諷的笑容。雖然小毛奇等人對於義大利的脫離傾向十分的厭惡。但是如果站在中立角度來看的話,義大利的選擇反而是最適合本國國情的。義大利和其它同盟國成員不同,奧匈帝國是必須要依附於德國。雙方之間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方面的關係已經到了幾乎無法分開的程度。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土耳其、俄國和西班牙則是純粹的小弟。分點殘羹冷炙給他們就行了。但是義大利不一樣,義大利不一定非要依靠德國,而它本國的實力也可以用進取不足守成有餘來形容。考慮到德國絕對不會向對待奧匈那樣給予義大利更多的利益和支援,義大利在1戰後選擇中立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那些整天幻想著恢復凱撒大帝時的羅馬這種想法顯得是那麼可笑,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這樣的頭腦發熱不顧及實際情況的傢伙最終的結果只能讓人當槍使。不過德國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可以在義大利鼓動民眾為了德國的利益去戰鬥。“這個傢伙據說還曾經在義大利陸軍服役過呢。”小毛奇補充道。。…。
“要是這樣的話,看起來還真挺適合我們的計劃,義大利陸軍的戰鬥力也就比土耳其人好一些。這樣的人更容易控制。”威廉二世笑著說道。
而隨著威廉二世的首肯,由裡賓特洛甫負責的義大利行動小組開始和歷史上另外一名臭名昭著的人開始了聯絡,這個在歷史上本來在1922年就糾結一幫法西斯黨徒進軍羅馬的傢伙因為歷史的改變而至今蟄伏,但是其野心卻並沒有消失,反而因為這個位面上德國力量的增強導致其野心進一步膨脹。“早晚有一天,義大利將在南亞次大陸分一杯羹。”墨索里尼信心滿滿的說道。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xvxinyi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進軍羅馬?
“我和義大利黑衫黨絕對不會讓貴國失望的,這將是我們重新合作的開始,也將是德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