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看,義大利艦隊正在義大利西部,如果奧地利艦隊向利比亞發動進攻的話,恐怕義大利人也力有未逮吧,而且自己還可以獲得克里特島以及埃及的支援。
“如果我們能以克里特島為基地,並且輔以北非和克里特島的空軍支援的話,我們可以指揮艦隊掩護一支登陸部隊前往貝達,再站穩腳跟後向班加西方向發動進攻。貝達距離我們克里特島的不過4km左右,距離我們部署在馬魯特的空軍也不過km。完全處於我們的轟炸機攻擊範圍內。而且我們的艦隊也擁有3三艘航空母艦,規模和義大利人不相上下。”已經成為奧匈帝國海軍元帥的霍爾迪公爵這樣對斐迪南說道。
“既然元帥有信心,那麼就放開手腳去幹吧,我相信最終我們會證明自己的實力,一戰中義大利海軍取得的戰績不過是建立在較強的艦隊實力和犧牲友軍的基礎之上的,是時候讓他們吃些苦頭了。”斐迪南對於霍爾迪的言辭非常滿意,和歷代哈布斯堡君主一樣,斐迪南對於義大利非常的不屑一顧。如果不是義大利那支還算強悍的海軍的話。奧匈帝國又如何會割地來收買義大利呢?“終於到了要收回失地的時候了。”斐迪南心中說道。。…。
“您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霍爾迪恭敬的回答道。不過話雖這麼說。但是霍爾迪非常清楚,第谷和他手下的海軍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雖然他對一戰中第谷的指揮有些不滿,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第谷在世界海軍中也能算第一流的名將,至少指揮大艦隊作戰方面要比自己強一些,所以霍爾迪想的是如果能不碰上,最好還是別碰上。因此他沒有選擇向義大利海軍集中的西西里島方向發動進攻,而是南轅北轍的選擇了北非作為突破口。
這明顯有一種避戰的嫌疑,不過作為一個陸權國家的海軍將領,霍爾迪明白奧匈帝國能攢出這支艦隊有多麼的不容易,秉承著“不要把艦隊弄壞了”這個原則,霍爾迪決定先找軟柿子掐,而且在貝達作戰的話,有友軍支援,自己也算是內線作戰了,更何況貝達並不是什麼關鍵的地方,和義大利本土相比,整個利比亞也不是什麼非保不可的地方。他還是不相信第谷會冒著被群毆的危險殺向這個並不是很重要的地方!…。
經過一番研究後,霍爾迪決定抽出奧匈帝國一半以上的艦隊來攻略這個港口城市,一艘勞等勳爵號裝甲航空母艦和一艘西里西亞號非裝甲航空母艦,一艘新式戰列艦聯合力量號和另外一艘老式戰列艦勝利號(原一戰中的奧匈帝國超無畏,)外加兩艘重型巡洋艦和一艘輕型巡洋艦,再加上一些小弟。這樣的艦隊規模滅掉一個幾乎連8寸以上岸防炮都沒有的地方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至於是否拉上德國人的問題。。霍爾迪有這個想法,但是最後沒有付諸行動。畢竟這事情說出來太丟人了,拿一個駐紮了不到1個團兵力的沿海城市,奧匈帝國海軍派出了一半多的兵力,還有陸基航空兵支援,還要再拉上海軍?德國人會怎麼想?斐迪南陛下會怎麼想?那個在上一次大戰中只能算小弟級別的傢伙(雷德爾)會怎麼想?難道北面不需要人盯著了嗎?所以幾經躊躇之後。霍爾迪認為拉上德國人太丟面子了。所以最終作罷。
老實說,霍爾迪還是有些本事的,這個計劃也是挺靠譜的,從客觀上說要比義大利人打算襲擊馬特魯港更靠譜危險性更低,但是這個世界上總能出現一些意外,而且霍爾迪本人對登陸作戰沒有什麼研究。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摧毀對方的防禦設施,如何掩護陸軍登陸,但是隨後對於開啟突破口後,持續的航運問題就沒有太多的研究了。而這個釘子距離德奧陸軍的突破方向有點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需要從海上不斷的運輸物資。而面對這條航線,義大利人會無動於衷嗎?顯然不太可能。。…。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地獄皇女、我殺殺我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貝達特快
“貝達失陷了。駐守貝達的部隊被擊敗,貝達附近的飛機場也被摧毀,除了損失的飛機之外,剩下的飛機飛往了班加西。”當參謀將這份情報送到第谷面前的時候,第谷愣了一下,隨後看著桌子上那份利用貝達和班加西的航空基地以及海軍航空母艦掩護巡洋艦夜襲的方案不由的苦笑起來,他現在充分明白了什麼叫計劃沒有變化快了。
“這可不是一個好訊息啊,對方加快了行動進度,而我們在利比亞對油田設施的爆破行動還沒有完成。需要一些時間還有炸藥和人手。”林永升說道。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奧匈艦隊終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