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部分(3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三道,本來打算趁機撈上一把的美國也不得不接受現實,也開始撤軍,而德軍撤退比較麻煩。按照條約規定。德國人不能搬走和損毀原協約國領土上的任何設施和公私財產。撤軍行動中。將有協約國、同盟國和華夏組成的觀察員負責實施和監督。在這方面華夏做的還是很好的,只要物品上有非德文的東西都將被要求留下。在法國的德軍徹底撤離法國東北部、比利時和荷蘭一共用了將近3周的時間。上百萬的德軍和奧匈軍隊回到了本土。

與此同時雙方在北非的交割也開始正式執行,雖然北非地域廣大。但是交割過程卻十分迅速,那麼相對於歐洲而言不過是一片不毛之地罷了。扔了法國人也不十分心痛。當時間進行到1919年8月3號的時候,同盟國和協約國兩方完成了條約所規定的義務。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剩下的事情還有很多。。…。

在這場戰爭中。雙方死亡了上千萬的人口。但是與歷史不同的是,英法等西線交戰國損失的人口比歷史上要少一些,而俄國損失的人口要遠多於歷史,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損失的人口也要比歷史上少一些,也就是說,僅從人口的角度來看,除了俄國和土耳其之外。其它交戰國的人口損失要比歷史上少上一些。

但是從經濟角度來看,參戰各國的消耗要遠大於歷史,畢竟這個位面上雙方海上力量拼的可謂是兩敗俱傷,陸軍方面隨著大量裝甲車輛的使用,使各國財政支出大增。以英國為例。歷史上英國1戰中一共花費了118億英鎊,欠了美國人44億英鎊的外債。而這個位面上英國人在5年中將180億英鎊全都打了水漂!對美的債務更是達到了近70億英鎊。但是與歷史不同的是,英國人顯然不能把這筆費用轉嫁到德國人身上!如果美國不鬆口的話,每一分錢都要英國人自己一個子一個子的還清!…。

英國人虧大發了,德國人難道就能很好嗎?當然不可能呢,雖然德國在這個位面的表現要比歷史上強太多了!不僅戰爭以平手結束,而且還從俄國獲得了大量的好處,但是可惜的是,這些好處最終沒落到德國人手中,從俄國貴族和皇室中搜刮到的大量金銀的硬通貨比幾乎是剛剛從俄國運出就搬到了開往華夏的商船上,為了支援戰爭的消耗,德國人幾乎花光了政府所有的黃金儲備和掠奪而來的硬通貨比,不僅如此,到最後德國不得不從國內蒐集黃金白銀用來支付。這還僅僅是資金上的消耗,為了華夏能夠繼續支援德國的戰爭,德國人還強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同意華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投資設廠,而作為穿越者,華夏早已經將後世幾個重要的產油地買下。就準備科技水平一到就開鑽打井了!。…。

對了,還有一個國家必須要提一下,那就是美國。可以這樣形容這個位面上的美國。。出力比歷史上多的多,但是除了收穫一堆死亡通知單和債卷之外,美國沒有獲得任何東西!更可怕的是,英法等國的債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恐怕無法兌現了,這對於華爾街那些嗜錢如命的傢伙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但是美國政府這次又不能強迫英法還債,因為這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而要是把對方逼到無路可退的程度,人家直接表示不認賬了,美國能如何?難道抄傢伙打過去?明顯不可能啊。

而且美國不但不能去逼迫英法還債,反而要貸給這兩個國家更多的錢,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歐洲有能力抵禦同盟國集團的就只有這兩個國家了,而要是這兩個國家都垮臺的話,恐怕美國就要獨立面對強悍的同盟國集團了,德國一直就對美國的後院很有想法,而南美各國對於美國也有一定的不滿,美國作為一個試圖成為第二個日不落帝國的國家。自然不會允許別人在自己的後院做小動作!。…。

除了交戰雙方之外,華夏作為唯一一個未捲入大戰的大國在這場戰爭中可謂是收穫頗豐。僅從黃金儲備上來講,華夏幾乎等於搬光了德國、奧匈帝國、俄國以及義大利和土耳其的國家金庫,外加大量的民間黃金。而同盟國和協約國的物資訂購同樣也促進了華夏的工業增長,在短短的5年戰爭期間,華夏的工業產值增加了120%以上!按照民間的說法,只要有錢投入到工業之中就一定能賺錢!更為關鍵的是,華夏從俄國那裡獲得了幾乎整個北亞。而北亞的建設和開發同樣需要大量的物資和資金,華夏國內為供應同盟國戰爭而興建的工廠並不會因為失去客戶而倒閉,他們將隨後轉產以便投入到華夏新增國土的開發上。而同盟國提供的黃金等硬通貨幣則為華夏隨後的建設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援!此外。在戰爭期間,作為支付物資的另外一種手段,各種技術和機械裝置也源源不斷抵達了華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