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義大利政府會失去自己的領土,但是協約國政府同意義大利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而不會承認德國扶持的政府,並且協約國表示雙方直接的界限應該以實際控制區為準,義大利現政府控制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和撒丁島。而墨索里尼政府控制其他區域。
雙方開出的條件如此之高。以至於彼此之間直接否決了對方的提案。而隨後,雙方開始逐個討論每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自然是戰後義大利控制權的問題,這一方面佔據優勢的德國人寸土不讓。德國代表強調,以同盟國陸軍和義大利黑衫軍已經佔領了義大利7成的領土和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想要讓自己退出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德國空軍的強勢支援下,越過窄窄的墨西拿海峽攻佔西西里島也是輕而易舉的,如果協約國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的話,那麼雙方大可以在戰場上分個勝負,而不是在談判桌上做夢了!
協約國在領土方面不與德國人做太多的爭論,但是在義大利海軍以及所掌控的軍用物資問題上寸土不讓。同時表示同盟國及其傀儡必須保證所有願意離開義大利人的安全。既然無法掌控這個國家,那就就想辦法掏空這個國家吧。這就是協約國最直接也是最實際的想法。而且在義大利政府和協約國的宣傳下,不少南部的義大利人對於黑衫黨的報復也是十分忌憚的,同時華夏和英國政府表示會在南洋和澳大利亞為遠離祖國的義大利人提供各種幫助,英國人信譽如何,義大利民眾不敢保證,但是對於和義大利有將近40年傳統友誼的華夏可是存在十足的好感,尤其是義大利南部和造船工業有關係的地區。所以不少義大利人希望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離開這個即將淪陷的國家。…
對於協約國這種明目張膽的人口和資金的掠奪,同盟國的反彈極大,而墨索里尼的代表甚至在談判桌上叫囂,這些叛國者的財產都要收歸國有。而人員都要送到礦場和殖民地服刑!當然雙方都自動無視了這個不知深淺的傢伙的叫囂,在一次次談判和討價還價中雙方逐漸摸清了對方的意圖。
德國人很快意識到了對方遲早會放棄義大利,不僅僅是現在的佔領區。就連遠離亞平寧半島的撒丁島會放棄,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幾乎是雙方觀點最為接近的地方。當然,德國人也十分清楚的認識到想要留下義大利海軍和所屬的其它部隊也幾乎不可能。甚至於連不能搬走的工廠和港口在撤離之前都會被破壞掉。雙方最終爭論的焦點就是義大利普通民眾是否可以攜帶財產離開義大利。
在未來德國的計劃中,義大利就是一個附庸,一個能夠為同盟國戰爭機器提供人力、產能以及炮灰的國家,他們不會獲得戰爭紅利而只是一個苦工。雖然德國和奧匈帝國擁有了比歷史上大得多的領土,但是有一個問題無法迴避的是,相對於協約國和華夏來說。同盟國的人力資源依然十分緊張。奧匈的人口不如法國,德國人口無法和美國相比。更不要說和華夏比了。而且和英法這些殖民大國相比,德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廣袤的殖民地。英法可以從殖民地抽調勞力。而同盟國很困難。至於俄國,則被德國設定為防禦華夏進入歐洲的防波提,本來在1戰中失去了大量人口的俄國用來自衛都已經捉襟見肘,自然無法提供太多的人口。
對於這個問題,協約國和華夏抓的也很緊,沒有任何鬆口的跡象。而事實上,協約國和義大利海軍也正在爭分奪秒的將這個國家的精銳掏空。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黃金儲備和各種裝置已經運走,而更為寶貴的人力資源也正在順著一條條公路和鐵路向西西里島和那不勒斯地區流動。互不相讓之下,雙方最終的解決辦法就只能是從談判桌上回到戰場,用血與火來分個高低。
五國聯合艦隊抵達戰場後,除了前兩次大規模空襲之外,並沒有再對某個目標組織起超過300架以上的大規模空襲,兩次高強度空襲和零零星星的攻擊已經讓部分航空母艦的儲備有些捉襟見肘,現在大家出門都是按照標準載彈量來攜帶,而歷史上到了2戰後期的太平洋戰場上,美國航空母艦一般攜帶的航空彈藥量是標準的2倍左右,甚至於為了減少重量,防空炮的彈藥量都被限制。所以雙方不可避免的進入了相持階段。
感謝書友問路人的月票支援~~~。晚些時候還有一更~~~。最近側位訂閱有些悲催,求訂閱求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底牌盡出
表面上的寧靜並不能說明什麼,雙方不約而同的放緩了節奏是為積蓄力量給予對手致命的一擊。“戰爭就要結束了,一些藏著掖著的東西也該拿出來用用了,我們在研究這些東西,德國人肯定也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