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部分(2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在法國最終決定拒絕義大利方面的提案後徐傑頗為氣憤的說道。

“你看著,獲得了義大利後的德國絕對不會讓法國人安生,別看德國的目標是印度,但是他們不介意用一場突襲來將法國滅掉!”徐傑信誓旦旦的對鄧世昌、彭毅等人說道。話語中流露出對未來歐洲戰局的擔憂。

因為法國海軍已經將主力撤到了大西洋,海上是沒什麼力量了,至於空軍嗎?先不說法國空軍水平比歷史上德國空軍都要差一大截,和現在這個加強版的德國空軍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而且法國空軍還主要被部署在北方用於支撐防線。南部的航空部隊數量有限。再加上法國人不可能建立一條橫款整個南部海岸線的防禦體系,這個工程量和經濟壓力對於目前的法國來說幾乎是無法接受的。徐傑好心好意給法國人提供幫助,以便讓戰鬥進行的地區儘可能的遠離法國本土,結果法國人還不領情!在徐傑看來,德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更大,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發動針對法國的戰爭了!這幾乎等於和協約國整體對抗!所以法國的擔心有些多餘。…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不能守住撒丁島,但是隻要能拖延一段時間,那麼對於整個戰略的改變也是有相當大的好處的,至少增加了戰略縱深,提供了反應時間。法國人怎麼就想不明白這個問題呢?”徐傑心中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想法。

同盟國有沒有從法國南部登陸的可能?在徐傑看來是完全可以的,也許有人問了,即使同盟國拿下來撒丁島,從同盟國本土到撒丁島再到法國需要一定的時間,再考慮到法國本身是個陸軍大國,德國人的登陸作戰也不一定能成功啊。如果從歷史上來看,登陸作戰確實很難,比如說一戰時達達尼爾海峽爭奪戰,比如說2戰時美國在塞班島、沖繩島的作戰以及諾曼底登陸戰,進攻方必須有足夠大的優勢才可以獲得勝利。似乎同盟國並不具備這樣的優勢。

但是不要忘了,美國在2戰中的太平洋奪島戰是在距離本土相當遠的距離上進行的,諾曼底登陸戰中美帝也需要先把大量的物資運往英國然後再發動戰役。那麼再看看地中海呢?從奧匈帝國透過鐵路來到義大利西北部的熱(百度)那亞需要多長時間?然後從這裡到法國南部港口才有多少距離?更何況法國本土還處於德國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內。甚至部署靠前點的單發飛機都可以覆蓋馬賽和土倫!再看看法國將部隊主力蝟集在東北部邊境地區,徐傑就有些不寒而慄啊!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

華夏和協約國艦隊雲集在英法兩國的事情根本瞞不住德國人的眼睛,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必然是為了大規模行動。就在四國艦隊集結完畢準備駛往地中海的時候,8艘艦隊航母組成的龐大編隊在遼闊的大西洋上航行。十餘艘戰列艦,二十多艘各種巡洋艦以及近百艘的潛艇和獵潛艦在周圍環繞,如此規模的艦隊完全可以用前無古人來形容,即使全盛時期的英國大艦隊也無法擺出如此強悍的陣容,僅僅從噸位上來看,這支艦隊的總噸位就已經超越了前者,至於戰鬥力就更不用說了!差著一個時代呢!

招搖、顯擺、震懾!這六個字充分體現了這支艦隊組建的初衷!招搖就是告訴德國人我們要去地中海了,顯擺就是告訴德國人如果你有不同意見那就保留好了,而震懾就是告訴德國人不服咱們就拉出來練練!不出徐傑所料,德國海軍確實沒做出什麼大的動作,甚至於就連德國報紙都對這件事提及甚少。他們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了正在義大利中部盡心的戰鬥當中,此時德國陸軍正在追亡逐北,而羅馬這座古老的城市很快就會落入同盟國手中!

當然,不表態並不代表不關注,相反,德國海軍很早就知道了四國艦隊集結的訊息,而且對對方可能採取的行動也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他們是想收場了,這支艦隊應該是為了掩護美法陸軍的撤離。勝利就在眼前。這不過是戰爭結束前協約國和華夏的表態而已。”病榻上的希佩爾一眼就看出了對方的直接目的,十分平靜的說道。不過此時他內心深處可遠沒有表面上那麼淡定。恰恰相反,他對德國海軍未來充滿了擔憂。舍爾臨終前的煩惱也變成了他的煩惱。

五國海軍聯合在一起的實力簡直是太可怕了。希佩爾十分清楚,即使這次德國人提前有了防備,公海艦隊主力和奧匈艦隊主力抱團成功,也絕對扛不住火力全開的五國海軍,在和平時期直接拿出一打航空母艦!這樣的海上力量如何匹敵?而且華夏本土還有兩艘航空母艦要前往印度訪問,這個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