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傑這種人相處久了,老李的思維也在慢慢變化,權衡利弊,只要有利就去做!
不過呢,老李還是不放心,有些事情還需要找專業人士參謀一下,至於什麼樣的專業人士,自然不是總督府中那些類似張幼樵這樣的文案參謀。而是北洋艦隊的丁汝昌,琅威理,劉步蟾等人。畢竟,只要能打贏就是沒事。於是4天后,丁汝昌等人就被叫到了直隸總督府!
因為琅威理這樣的外人在場。。所以老李自然不能把電文的內容全盤托出,所以只是說要去南洋巡航順便去撫僑。。…。
“最近荷屬印度尼西亞的局勢很不穩啊。怕是荷蘭當局將對華愛國人不利。這次薛大人和濟世提出的巡航南洋的計劃,很是詭異啊。”丁汝昌問道。
“你就不能少說兩句?”李鴻章頗為鬱悶,心裡暗暗嘀咕道。
“這荷蘭人要對大清海外華僑不利,正是我北洋水師用武之地,怎麼能退縮呢?”琅威理頗有些奇怪的問道。在他看來,海外護僑對英國艦隊來說是經常乾的事,是英國艦隊的義務。更何況,面對的對手是荷蘭這樣的軟腿蝦啊。
“那要是因為這件事起了衝突那該如何是好?”老李皺皺眉問道,他實在沒想到,在丁汝昌和劉步蟾都還沒表態的情況下,琅威理會如此積極。
“那就開戰,一個國家的艦隊無法保護國家的臣民還有什麼用處?”琅威理所當然的說道。(琅威理作為一個英國人對北洋艦隊還是相當負責的。當年發生長崎事件後琅威理就主張開戰,而丁汝昌雖未採納,但是在隨後的行動中頗為強硬,可以說是北洋唯一一次比較成功的震懾行動。)。…。
“可這開戰勝負之數如何?我北洋損失如何?外國會有什麼反應?”老李不悅的說道。
“我實在想不出北洋艦隊戰敗的理由。”琅威理攤開手說道。“荷蘭人僅僅是幾艘岸防炮船而已,根本不是北洋鐵甲艦和巡洋艦的對手,只要荷蘭總督不是個傻子,就絕對不會挑起事端,至於其他國家的反應,大人大可放心,我北洋護僑是遵循國際法的。在國外僑民受到威脅的時候,任何國家都可以派出軍隊予以保護。更何況我大英帝國與大清帝國關係良好,而法國的遠東艦隊則駐紮在東京。因此實際上沒有人能干涉北洋艦隊的行動。”琅威理細細的分析道。
“那不知琅威理教習能否和赫德先生交流一下,並向英國政府表明我北洋的態度。”李鴻章臉色浮現了一絲笑容。
“在下定當不辱使命。”琅威理立即起身告辭去找赫德交流一下。
“這琅威理當真是張狂,這種事情居然敢擅自決定。”琅威理離開後,劉步蟾憤憤的說道。
“這琅副將雖說過分了點,但是有一點說的不錯,那就是,北洋艦隊不應該置身事外。尤其是力量可及的情況下。”老李打斷了劉步蟾的抱怨。說完,老李把薛福成和徐傑的電報遞給兩人。。…。
“如此一來,既然我北洋佔有絕對優勢,又可以為南洋華僑避免一場血光之災。同時為我北洋提供大量的經費。我看此次巡航未免不是一個好機會。”丁汝昌看完電報說道。
“這可至少是200萬兩白銀啊,如果我北洋能獲得這筆資金,這購艦換炮的錢都有找落了。”丁汝昌又補充一句道。…。
“老夫也是這個意思。”老李笑眯眯的說道。
“那我北洋派多少戰艦去呢?”劉步蟾這個人很實際,既然已經決定要去了,那就要討論派多少船的問題了。
“濟世在來電中提到的是至少4條戰艦同時把威遠號訓練艦也帶上用來裝載一定的步兵,總之按照濟世的想法就是,既然是震懾,那就把砝碼上足一些。定遠,鎮遠,經遠再加上已經先期南下的致遠這一共是4艘戰艦。”李鴻章邊看邊說。
“這北洋艦隊的一半戰力都南下了。濟世當真是大方啊。”劉步蟾哼了一聲。
“濟世這次越廚代庖卻是過了一些。不過也是為了我北洋啊。同時也可救我海外同胞與水火之中,次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何不去做?何況這只是徐傑提出建議而已。”李鴻章解釋道,其實老李沒有說徐傑已經收了人家的銀子。。…。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北洋陸戰隊怕也是要帶上的,畢竟水師官兵打陸戰不行。”劉步蟾提醒道。“何況我定鎮兩艦上每艘還有4門75MM克虜伯舢板炮。。必要的時候可以拆下來給陸軍使用。”
“這北洋陸戰隊300人是不是少一些啊?再加上500淮軍老兵。”老李捋著鬍子說道。
“我北洋的船比較緊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