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生死博弈 作者:敏兒不覺

他不能拉上李宜德。他知道李宜德純屬客套,都是相當級別的領導幹部,也都熟悉領導幹部處理問題、檢查工作、陪同考察的基本常識。一個市委書記到縣裡處理一起突發事件,身邊卻跟著另一個縣的縣委書記,什麼意思?那不是公開告訴新陽人:他們之間有特殊私人關係,要不就是告訴人們,李樹生出門時,李宜德在場。關於他們私人間關係,在李宜德提拔為縣委書記時,社會上就有些議論。柳王明更是盯著他們的關係做文章,還是少讓他找些口舌為好。

李樹生和愛人一同把李宜德送出門。

李宜德上車後,藉著車燈,看見一輛計程車剛剛啟動開走。

李樹生回到屋裡,跟秘書司機打過電話,讓他們半個小時以內趕到家裡來,立即趕往陵溪縣。然後在沙發上坐下來,點上一支菸,猛吸了一口。

陵溪縣發生的交通事故,灌滿了他的腦子,眉宇間皺起了一個清晰的“川”字,事故、國務院領導和省領導批示、換屆、柳王明――。

生死博弈 四(1)

深夜人靜,空曠的原野,濃罩著陰雲的天空感覺不到一絲空氣流動,夏夜顯得異常的沉悶,世界也好像凝固了一般。黑黝黝的柏油路上,只有兩束強烈的車燈和耳邊“沙沙”車輪聲,還勉強在表現著世間一份生機。

車內也異常的沉靜,沒有音樂,沒有對話。司機和秘書都瞪著眼睛,注視著車燈所及路面上的一切。李樹生閉著眼睛,沉思著自己要面對的問題。

陵溪縣境內發生的交通事故,是一場意外危機。雖然並不對新陽大局穩定構成什麼威脅,但影響卻不能低估。已經驚動了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而且發生在省委宣佈地市換屆的當口,不能不引起李樹生的高度關注。李樹生明白:社會、經濟生活中發生一些預想不到的事件,不在乎它的大小,卻常常是引發社會矛盾、決定民意走向、推動各種力量重新組合、造成政治格局變化的導火索。於是,利用危機處理,化險為夷,爭取主動,為我所用,制肘對手,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常常是政治舞臺上各色人物施展拳腳的基本功。把握得好壞,往往有戰場上那種轉敗為勝、化險為夷或風雲突變、土崩瓦解的功效。毫無疑問,柳王明會全力用好這次危機。李樹生必須認真把握,運籌帷幄,有針對性的採取對策,掌握主動權。所以,他在上車之前,特意要黃世槐報告柳王明在陵溪的活動安排。客觀地說,處理這一類突發事件,對李樹生來說是輕車熟路。當過村支部書記、公社幹部的李樹生,在農村處理過很多這樣棘手的事,化解過很多一觸即發的危機,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果敢,縱橫捭闔,勸“劉”說“項”,避免了流血衝突。李樹生被當時的公社領導譽為“處理複雜疑難問題高手”,甚至於李樹生接到了人民大學錄取通知書後,公社書記還同商量,是否還可以考慮放棄,因為公社黨委已經呈報他為黨委委員,只是縣委還沒來得及研究。李樹生再次搖頭,感謝書記的好意。

“這樣吧,你不要把後路堵死。先去試試,如果在學校覺得不習慣,還可以回來。位子給你留著,怎樣?”書記最後說。

說心裡話,李樹生還真為自己處理突發疑難問題表現的能力感到有些自負。他給新陽的幹部作報告,幾次講到一個觀點:一個幹部,按程式辦事,處理日常工作,念稿子作報告,連“同志們”到“(此時帶頭鼓掌)”都是秘書寫好了的,那看不出什麼本事。沒有準備的即席講話,沒有準備突發事件處置,重大自然災害中避險組織指揮,紛亂的公眾場合組織生命財產搶救,能夠鎮定自如,指揮若定,趨利避害,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那才叫真本事。

現在,李樹生思考的是,處理陵溪交通事故,同柳王明使的這股暗勁從何處發力。柳王明是個愛出風頭的人,特別是換屆前夕,更不放過在公眾場合顯示自己的機會。黃樹槐說他要去現場,要看死者家屬,還要開會部署全市安全生產。那麼,柳王明想透過這個事故來展示什麼?是和老百姓的情感?還是自己的能力、責任心?還是顯示他的為民親政作風?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李樹生必須以自己在事故處理中的活動,去淡化、虛化柳王明想要得到的東西。又不能使身邊的人、縣裡的同志體會察覺出他們在事故處理中的不同意見、不同心思。因為無論是誰,都無法容忍人命關天的悲哀中還匿藏勾心鬥角的把戲。有兩點,李樹生始終是堅定不移的,首先是事故處理的主動權必須抓在自己手裡,再就是要充分展現作為市委書記在突發事件中的主心骨地位,以及處理問題藝術的高明之處,告訴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