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十分鐘的距離,而在相遇的十分鐘裡,回憶掠過了一生,唯留嘆息。這背後,是美好的年華,一夕忽老。
維姆·溫德斯的《距離託那12英里》比較有趣,說的是一個無心吃了過量迷幻藥的中年人,要在自己清醒的時間內,想辦法開車到最近的醫院,只有十分鐘,他能不能拯救自己?
最喜歡的還是邁克·菲吉斯的《關於時間2》,這是一個有些哀傷卻讓人茅塞頓開的故事。剛剛逝去的死者靈魂迴歸了人間,停留十分鐘,得知並接受自己死亡的事實,然後重新回到自己的世界裡安息。這是絕對界限的十分鐘,而悲傷的調子只是告訴我們,十分鐘有可能是兩重天,死亡只是一個意象,這後一重天,也許是個豔陽天。
三部電影,是層層遞進的關係,讓你一步步瞭解屬於你自己的十分鐘。
丟失的十分鐘
所以,我很想問一問你,你的十分鐘用來做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聽我講我看到的。
身邊的大多數女人不能說不成功,她們擁有萬千的女人甚至男人的羨慕,卻沒有可憐的、屬於自己的十分鐘。
一個密友對我說,車子塞在長長的隊中,有人很喜歡稱載人兜風為遊車河,這真是個形象的比喻。水面上還有波光粼粼,那是閃爍的車燈,這條河是緩慢流動的,在上下班的高峰,身邊的建築還未閃過一寸,而時間卻魚貫而過。時間如水,這才是最偉大的比喻,但我更覺得它是波濤,推得人站立不穩。有時,我很擔心,我會這樣倒下,被波瀾卷下沙灘,一點痕跡都不留。
還有一個心理醫生告訴我,女性在焦慮症上的發病率一直遙遙領先於男性。
現在,你可以拿一張白紙,不急不躁地寫下曾?的十分鐘你都做了些什麼、能做些什麼,呼吸均勻到只能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這是第一課。如能做到這一點,你已?向我和你說的“十分鐘”邁進了一步。
空白反而有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