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2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著厚厚的一疊書籍。

方應物忍不住上前取了一本,定睛看去,只見封皮上幾個大字——姚氏黃曆。

這是**?這是他印象裡應該很黃很暴力的**?方應物震驚的扭頭問道:“姚先生叫人沒拿錯罷?”

姚謙嘆口氣道:“沒錯,本來歷書只有官府才可以頒佈刊行,民間不準擅自印製,以免藉此妖言惑眾擾亂人心,所以曆書就是**。

但查禁的一直不嚴,我對此也疏忽大意了,這次到京師一不小心捎帶了一批,就被東廠番子盯上成了把柄。

不過我很奇怪,你真打算拿著好幾種黃曆,在路上打發時間麼?”

方應物大失所望,還以為是能開開眼的當代時髦**讀物呢,結果這**居然是老黃曆!

當夜由於天色已晚,方應物就在姚謙家裡借宿了。一夜無話,次日用過早膳,他就向東安門外尚公公宅邸而去。方應石這頭種馬,如今還尚府裡奮戰。。。。。。

方應物道清來意,又在門房裡等了片刻,便看到方應石出現在視野裡。

高大強健的石頭兄,如今居然走路搖搖晃晃,腳步十分虛浮。明明還有九尺大漢的樣子,卻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似的。走得近些,又看到他臉色蒼白,雙目無神。

方應物戲言道:“這幾日過得如何?環肥燕瘦,樂不思蜀否?”

方應石忍不住虎目含淚,“秋哥兒,如今看到白花花的女人身子,我就想吐!我只想要你。。。。。。”

這句話讓方應物感到悚然,暗暗遠離了幾步。

“我只想要你帶我離開啊!”方應石發自內心的請求道。

方應物嘆道:“不瞞你說,過兩天我就要被髮配西陲邊地了,本想帶你一起過去。但看如今你這狀況,實在不適合上路,不然就是要命。”

方應石欲哭無淚,“難道秋哥兒就將我捨棄在此處,眼睜睜看著我油盡燈枯麼?”

方應物無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最關鍵的是,我父親如今孑然一人,他好歹也是翰林老爺了,鞍前馬後沒人侍候也不像話。

如果我這做兒子的卻要人侍候,那就太不孝順了。所以我就想,你還是留在京師修養好身子,然後在我父親身邊聽用罷!”

“多謝秋哥兒體諒寬大!”

離開前的最後一天下午,方應物去拜訪了文淵閣大學士劉吉,這次拜訪有好幾層意思。

一是為了繼續保持善緣,這位從成化朝一直堅挺到弘治年間的閣臣,以後說不定還要打交道。

二是要表明自己已經完成了承諾,竭力幫著他挽回在輿論界裡那種尸位素餐、罔顧國事、自私懦弱的不良形象了。

下午時候,劉大學士果然是在家中的——看來午時早退這個習慣對他而言,已經是不可更改了。上樑不正下樑歪,成化天子帶頭懶散,下面大臣也就有樣學樣了。

不過劉大學士的臉色不好看,而且見了方應物後,更不好看了。本來顯得白皙的臉龐,眼下幾乎黑的要滴出墨水。

劉棉花好歹也是堂堂的當朝大學士,他在這種狀況下還有心情接見自己,這很讓方應物受寵若驚。

他對劉吉小心翼翼的問道:“閣老面有憂色,不知所為何來?”

劉吉怒氣衝衝道:“我上朝時,聽到議論說,那劉吉是趁人之危進行要挾,同時不忘索要好評和詩詞,以此來故意抬高自家身份,所以行為可鄙!

你自己說說,老夫哪裡趁人之危、趁火打擊了了?老夫可曾強迫過你麼?老夫難道沒有幫到你麼!”

方應物可以看得出來,從來都是一切盡在掌握、從不怒形於色的劉棉花真的生氣了。辛辛苦苦做了好事,最後卻被眾口鑠金,誰能忍住不生氣?

他想了想才答道:“閣老恩德,晚生銘感於心。”

“別人都說你為了救出父親去做一些違心之事,比如攀結老夫這大學士,都是情有可原、孝心可嘉。

但同樣的事情老夫這裡,就成了沽名釣譽、東施效鼙!這是什麼道理!這還有沒有天理!”

節操一旦掉了,就很難再撿回來。方應物勸不了劉棉花什麼,只能很誠懇的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罷!”

劉棉花眼前一亮,“此言大有深意,共勉共勉!”

方應物苦笑,縱觀史書上劉棉花的一生,還真就是“走自己的路,隨便別人怎麼說”的一生。(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多謝不殺之恩

連方應物這“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